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16年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会议上获悉,质量监督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的要求,以新的发展理念为**,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努力推动质量监督事业创新发展。据悉,此次会议部署了2016年质量监督的攻坚任务清单,主要是围绕提高供给侧质量水平,大力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围绕加快制造业质量升级,推动工业品质量共治;围绕化解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发挥生产许可证制度约束作用;围绕助推新业态发展,加强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围绕提高治理能力,深化产品质量监督制度改革等五大任务。而事关民生的电饭煲、空气净化器、马桶盖、儿童纸尿裤等十种消费品质量提升列五大工作清单之首。
记者获悉,按照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2016年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质量为本、安全**、改革当先,以加强消费品和工业品质量监督为着力点,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供给水平,全面提升产品质量监督水平,全面提升服务经济发展水平。
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梅建华在此次会议上具体介绍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尤其将围绕提高供给侧质量水平,大力提升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列为五大工作任务之首。
记者获悉,中央明确提出,今年要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组织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质检总局总局也明确提出,质检系统要集中力量,攥成“拳头”,会同社会各方面力量,组织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努力发挥主力军作用,全力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
据了解,质检总局各项工作布置周密详实,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高度重视,针对列为重中之重的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采取上下联动的工作模式,将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智能马桶盖、智能手机、儿童纸尿裤、儿童玩具、婴幼儿童装、厨具、床上用品、家具等10种消费品作为全系统的重点产品监管。产品质量监督司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以促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倒逼企业技术进步,增加高质量、高水平有效供给。
梅建华表示,质量监督系统要结合本区域实际,补充完善一批重要消费品,制定质量提升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综合运用各项职能手段,打好“组合拳”,像打大会战一样去抓消费品质量提升。
其次是全面加强消费品质量监管。加大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力度,突出抽查与消费者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安全指标,加大抽查结果信息公开,严格抽查后处理工作,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行为。对重点区域存在的突出质量问题,要专题报告当地政府组织综合治理,规范消费品质量市场秩序。
再其次是帮扶企业提升质量保障能力。开展重点消费品生产企业质量保障能力调查和质量安全状况调查,掌握企业质量管理状况。开展企业帮扶行动,加强质量状况分析,帮助企业提高质量在线检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能力。
另外就是培育典型示范加强消费引导。坚持标本兼治、扶优治劣、典型示范的原则,通过上下联动、内外联合、社会共治,推动消费品生产集聚区地方政府实施质量综合治理,积*培育和创建一批消费品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区)。深入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消费者教育活动,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知识解读。组织开展消费品重要性能指标比对工作,有效引导消费选择,回应社会关切。加大连续抽查合格消费品宣传力度,重塑国货形象,提振消费信心。
*后是完善监管制度实施综合治理。根据企业质量保障能力和质量安全状况,对消费品生产企业实施分类监管,落实对不同类别企业、不同风险产品的差别化监管措施,建立和完善消费品生产企业长效监管机制。加快建设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快速预警系统,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快速响应和联动处置机制。探索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消费品来源可追溯、生产可记录、去向可查询、责任可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