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创新中心为何没有落地青岛?纺织行业“落伍”了?

百检网 2021-12-06

  6月底,位于泰安市泰山区东部新区科技北大街的一座11层大楼迎来*后的紧张施工。这是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康国创”)的所在地。

  股东多达15个、注册资本1亿元……多个外在指标隐喻着这家企业的特殊分量:它是山东省**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先进印染技术领域**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就在本月初,这一技术创新中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在泰安组建,以山东康平纳集团、东华大学双牵头成立的中康国创为依托单位开展组建工作。

  有着“上青天”美誉的青岛,在大力建设创新之城的背景下,为何没有获得这项“国家认证”?

  “在产业规模、品牌、人才、城市影响力等方面,青岛都远胜于泰安,这个***创新中心不能放在青岛,不能不说,这是青岛的一个遗憾。”一位青岛纺织产业资深从业者感慨说。

  事实上,这个国家创新中心不乏青岛元素。青岛大学、即发集团等,都在这个“国字号”创新中心的核心朋友圈里。

  很多人不禁纳闷:作为纺织大省的“创新担当”,青岛“落伍”了?

  泰安迎来“国字号”创新中心

  在即发集团副总经理万刚看来,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是行业创新资源的汇集平台,纺织企业对这一创新中心抱有很高的参与热情。

  “除了企业,还有很多院校、科研机构,这些研究力量本身就是企业发展所必须的,通过这个创新中心,可以形成企业与科研的互通,搭建一个新的平台。对我们企业来说,就多了一个创新支撑力量。”万刚接受半岛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少行业龙头企业都成为了这个创新中心的一份子。

  不久前,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中康国创股东泰安民意节能设备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拟收购泰安民意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持有的中康国创2%的股权。

  鲁泰A在公告中称,此次交易完成公司将在先进纺织印染技术应用方面获得更多支撑,提高公司在纺织印染行业的技术水平、产品品质和竞争力,为纺织工业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

  公开资料显示,鲁泰A目前是全球*具规模的高档色织面料生产商和国际一线品牌衬衫制造商,经营业绩连续多年居全国棉纺织行业前十。

  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中康国创组建。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琳介绍,公司现有15个股东单位,分布在山东、浙江、江苏、上海、广东、北京等产业集中地,业务涵盖印染全产业链领域90%,包括学科全国排名**的东华大学,上市公司上海安诺其、广东德美、杭州传化智联等。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中心采取的是“公司+联盟”模式,联盟即创新联盟,由行业内知名科研院校及龙头企业55家单位组成,覆盖了全国纺织印染领域70%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检测中心等***创新平台。

  刘琳说,作为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重要支撑的创新联盟,汇聚了产业链上下游科研、生产及应用领域优势创新资源,为今后协同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助力印染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会是泰安?

  据万刚等人士介绍,目前国家工信部一共批复了两个纺织行业的国家创新中心,其中早在2019年7月份,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落户苏州。而此次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角逐中,泰安从浙江等地一批纺织业发达城市中脱颖而出。

  “就目前来看,山东省在纺织产业领域体量很大,与浙江省、江苏省一起,是中国纺织排名前三的省份。”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朱平教授指出,山东的纺织印染行业中,多大企业,而江浙省份的纺织印染行业整体分布均衡,小厂密集。

  为什么会是泰安?朱平指出,这与康平纳在纺织印染行业的创新突破息息相关。

  资料显示,康平纳成立于152 0173 3840年,是集毛纺织、智能染整装备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2014年,康平纳集团产学研协同创新研制的“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12月,康平纳一等奖成果产业化项目“筒子纱智能染色工业示范项目”又荣膺我国工业领域*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这些创新成果使我国成为世界**突破全流程自动化染色技术并实现工程化应用的国家,大幅度提高了纺织染色的质量效率和节能减排水平。

  不过,有专家表示,康平纳虽然有一定创新优势,但无论是与江浙还是与省内纺织龙头企业相比整体实力并不是*突出的,泰安能够拿下国家创新中心,背后是这座城市对于打造纺织产业创新高地的倾力支持。

  万刚表示,国家在泰安布局创新中心,期间经过了数次专家的认证。康平纳有这个实力,而泰安当地政府积*的推动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

  据当地媒体报道,泰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举全市之力推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专班,专班坚持一线指挥、一线协调、一线服务,全力解决疫情防控、规划建设、项目许可、污水防治、安全防控、供水供电、行政审批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科学谋划、凝心聚力、群策群力、苦练内功,夯实创建基础。

  多位接受半岛记者采访的知情人士表示,为吸引人才,泰安市专门制定《创新中心人才支持政策》,对中心引进的院士及团队实行“一事一议”支持,按照用人单位实际给付的劳动报酬,每人每年给予*高200万元人才津贴,全职到中心开展创新工作的,对其新建的载体平台*高扶持2000万元。中心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还可配备服务专员,在居留落户、配偶随迁、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全方位服务。

  相比之下,比泰安在纺织产业规模更大的青岛,为何没有成为创新高地?

  “青岛主要是没有这个意识。”一位熟悉纺织产业的资深人士介绍说,与家电制造不同,纺织行业进入门槛低、利润低,技术创新费用高,青岛纺织企业普遍对印染技术研发投入热情不高,“大家更多的等待技术成熟后拿来复制,很少愿意去做基础研究。”

  也有专家介绍,多年来,青岛纺织企业主要是从事订单加工为主,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精深加工能力相对较弱,纺、织、染、整产业链不完整,在技术创新上不仅动力不足,也没有形成气候。

  青岛纺织“落伍”了?

  在受访的多位专家看来,这也暴露出青岛纺织产业的一些突出问题。

  青岛纺织业发端于1902年,是青岛市的母亲工业和中国*早的纺织工业基地之一。历史上青岛纺织,无论是生产规模、技术装备、管理体制、技术力量,还是产品质量、产值、上缴利税以及产品出口,在全国纺织工业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上(海)青(岛)天(津)”的美誉。

  青岛不仅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还有着突出的人才优势。比如,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是山东纺织人才的摇篮,近年来该校在纺织新材料等领域拥有诸多硬核黑科技,但遗憾的是,青岛大学很多科技成果的应用却是在青岛之外。

  “青岛整体上对基础创新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土壤,导致很多成果转化只能在舍近求远,出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情况。”相关人士介绍。

  比如,与房宽峻教授合作“高精度圆网印花及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的,是滨州的愉悦家纺;与夏延致教授合作开展海藻纤维的后道应用研发项目的,是淄博的一家纺织企业;再比如朱平教授,近年来主持的功能纤维及功能纺织品研究的多个课题项目,尽管与青岛市的企业有合作,但更多的合作企业是威海、淄博甚至浙江、江苏企业。

  “如果青岛有合适的企业,我们又何必舍近求远呢?”一位教授告诉记者,研究项目的落地应用需要结合企业的需求,相比外地企业如火如荼的技术创新,青岛的纺织企业近年来热情不高,这也导致了实验室里的研发项目在青岛缺少落地空间。

  多位青岛服装产业界人士表示,近几年青岛在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落后了。目前,青岛市服装产业链主要包括服装、服饰、纺织、纺织机械等行业,在规模、质量上都亟待提升。

  今年4月,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发布的2019年棉纺织行业营业收入排名结果显示,山东省有24家企业上榜,5家企业进入前10,并没有青岛纺织企业的身影。

  2019年山东省纺织服装出口10强企业中,青岛纺织企业中仅青岛即发一家青岛纺织企业挤进前十,位列第三。

  也有专家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伴随着青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劳动密集型、环境污染型的传统纺织工业日渐萎缩的趋势在情理之中。

  万刚认为,目前国内主要的印染方式还是需要大量用水,纺织印染业的废水水量大、色度高、水质变化大、可生化性差。青岛是缺水的城市,传统印染对环境不利。即发集团目前正在致力于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试用和推广,也恰是为了绿色生产。

  朱平介绍,青岛“纺织产业圈”对技术的追求从未停下脚步,希望青岛能够重现“上青天”。去年青岛大学与青岛天一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青岛智慧纺织产业园,在西海岸新区已有的国内**纺机产业集群基础上,占领新材料和智能纺织装备两个科技制高点,**产业集群的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目前项目正在紧张的施工当中。

  去年8月青岛对外公布的科技**城建设攻势行动方案当中,明确提出要打一场“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攻坚战”,聚焦新型纺织材料及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领域,统筹人才、企业、机构、平台、项目等创新资源,强化科技赋能,打造国内乃至全球的产业高峰。

  破解行业创新难题

  据介绍,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山东省5个万亿级的产业之一,在全国纺织工业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工业大学校长夏长亮曾介绍,我国纺织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上仍相对薄弱,行业核心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发相对不足,创新中心布局不够完善,制约着我国纺织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

  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毛志平认为,从产业规模上讲,我国纺织产业占了世界60%以上,但产业价值链上总体仍处于全球中低端水平,高档染化料、助剂部分依赖进口,关键技术与装备处于跟跑阶段,绿色及智能制造整体方案、核心软件、数据系统等有较大差距,标准制定受制于人。

  康平纳集团董事长陈队范举例说,喷墨印花技术是现在全球流行的印花方式,但我国喷墨印花喷头特别是高精度喷墨印花喷头现在仍全部依赖进口。

  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组建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正是为了补纺织印染领域的技术难题的。刘琳介绍,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将围绕高品质印染产品设计开发、节能减排印染新技术等重点方向,建设公共研究开发平台、中试验证及技术孵化基地等,打造新型创新载体,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支撑印染行业绿色创新发展。

  阅读延伸:省级创新中心青岛领跑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与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我国启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旨在聚集产业创新资源,打通技术、组织、商业、资本之间的分割与壁垒,推动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解决制造业创新链和供应链的薄弱环节及共性难题,促进技术成果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终形成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节点的制造业创新网络。

  2016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出台《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等指导性文件,逐步形成了制造业创新中心顶层设计的政策体系,对创新中心建设的规范性进行了要求。截至2020年5月,我国已论证通过和启动建设16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据赛迪智库近日发布的《2019-2020年制造业创新中心白皮书》显示,山东省2017年启动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工程,按照“先行先试、分别指导”原则,围绕本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领域,鼓励优势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牵头创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截至2019年底,已有12家中心(含泰安市的山东省先进印染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通过省级验收。其中,青岛在省一级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中通过验收的数量为5家,分别是: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创新中心、山东省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山东省高端智能家电制造业创新中心、山东省海洋药物创新中心和山东省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此外,烟台市2家、威海市2家、潍坊市1家、临沂市1家。

  而据青岛市科技局统计,截至目前,青岛共有200余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其中,经主管部门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和现场勘查等程序,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等133家单位拟纳入今年**批支持建设青岛市市级技术创新中心(新建类)企业名单。133家中心主要集中在光机电一体化(31家)、电子信息(28家)、新材料(21家)三个领域。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