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据转好支撑棉价

百检网 2021-12-09

目前
棉花市场*大的问题是政策的不确定性。如果不考虑抛储因素,则棉花市场的供求关系正在转向利多。
 飓风sandy对美国棉区的影响微乎其微,美棉质量担忧利多宣告结束。在缺乏新的利多消息支撑的情况下,国际棉花价格追随偏空基本面下行,美棉指数跌破72.5美分/磅支撑。笔者认为,经济数据转好将提振市场信心,近一阶段我国国内棉花可流通数量持续减少,将对棉花构成较强支撑。

  经济出现趋稳迹象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1月1日发布的报告显示,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重新回到枯荣线之上。分项数据中,9月终值为47.9。生产指数为52.1%,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显示制造业生产出现一定程度复苏;新订单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是今年5月以来首次回升至临界点以上。同日公布的汇丰PMI终值升至49.5,较9月值上升1.6%。其中,新订单指数终值为51.2,创12个月新高。

  分析这两家机构给出的数据,有个很值得关注的变化是新订单指数经过两个月的反弹已回到50%的水平之上,指数的相互验证表明制造业订货量由降转升,市场需求已经有所好转。再结合前期公布的GDP、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等数据,可以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趋稳,未来筑底回升的可能性较大。

  国内新棉可流通量阶段性减少

  笔者对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市场的供应持中性偏紧的观点,主要的理由来自于收储量的持续增加。截至11月2日,2012年国家棉花临时收储累计成交152 0173 3840.45万吨,占预测产量的27.73%,其中新疆累计成交137.83万吨,内地累计成交54.62万吨。虽然收储成交占总产量的**比例并不高,但从生产进度来看,收储已经实质改善了现阶段的棉花供求关系。中国纤维检验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11月2日,2012棉花年度全国共有1619家棉花加工企业按照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的要求加工棉花并进行公证检验,检验量达到995.53万包,225.37万吨。换句话说,本年度已公检的新棉已经有85.39%已经进入国家储备,剩余数量仅为32.92万吨,考虑到通过检验的棉花中有部分还在等待交储,实际能流入市场的数量非常有限。

  政策风险成上行*大阻力

  虽然从静态数据看,短期基本面有利于价格的上行,但郑棉实际的走势依旧疲弱,这主要对抛储的担忧压制了国内棉花期现价格的上行。由于国家曾在9月时低于成本价轮库100万吨,使收储期内抛储甚至不顺价竞卖有前例可循,市场近期流传的“国家将抛出2008年及2011年进口的美棉以缓解纺织企业用棉难问题”之类消息的可信度变高。

  除了抛储,配额政策的不确定也使得价格的方向充满变数。从官方数据可知,2012年国家分三次发放棉花进口配额340万吨,而根据海关统计,今年前9个月累计进口棉花已达402.94万吨,同比增加208.64万吨,其中9月单月进口26.29万吨。若以四季度每月进口20万吨推算,2012年将有超过100万吨棉花无法清关。在抛储常态化的预期下,配额政策就显得非常重要。若继续大量发放配额,市场将很容易被内外盘巨大的价差击溃,反过来,若2013年度发放配额数量不多,则价格变动将取决于内外价差的大小。简单地说,国内外棉花价差扩大,由于直接交40%关税即可清关的规则存在,进口棉数量或将维持增长,对国内价格构成压力。但若国际棉花价格在68美分/磅以上长期波动,国内棉花去库存的进程将开始,这意味着棉花价格有望在2012/2013年度开始筑底之路。

  综上所述,目前棉花市场*大的问题是政策的不确定性。在随时可能抛储的情况下,棉花价格很难走出稳定的趋势性行情。如果不考虑抛储,棉花市场供求关系正在转向对多头有利,年底之前投资者都可考虑逢低买入,19900以上注意止盈。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