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印巴纱FOB、CNF、CIF报价“跳水”,贸易商普遍表示在预料之中。黄岛某中间商表示,虽然以 2.58-2.65美元/公斤的价格订购了几十个柜印度C32纱(10/11月船期),近日已少量抵港交货,但若印巴纱持续下跌,计划中的经营利润或大幅缩水甚至产生亏损,但国内织布厂和贸易商认为外纱价格下跌刚刚开始,只“观望”不采购,因此预售或提前锁定利润难以实现。一些采购商认为11、12月份国内坯布、纱线市场很难走出止跌、反弹行情,因此进口纱市场几乎没有操作、盈利空间,应该尽可能减少或清空纱线库存,等待2017年上半年市场回暖。
进口棉纱下跌的因素,业内归纳如下:其一、印度国内棉价大幅下滑,与美棉、澳棉等高等级机采棉的差价回归合理,纺纱成本明显下降。10月26、27日印度S-6、J34的轧花厂出厂价分别降至73.25美分/磅、72.50美分/磅,较9月下旬陈棉、新棉价格分别下跌16-17美分/磅、6-7美分/磅;11/12月船期S-6的CNF报价也降至74.5美分/磅,低于EMOT SM近5美分/磅;其二、中国国内棉纱价格随棉价“跳水”,进口棉纱被迫跟跌。据了解,自10月中旬开始,国内
青岛、上海等地进口商表示,由于10月份人民币大幅贬值,导致港口保税纱、清关纱受到印巴纱厂FOB报价大幅下挫的冲击减弱。以C21S、C32S、JC32印度纱为例,目前CNF报价分别为2.54-2.57美元/公斤、2.68-2.72美元/公斤、2.88-2.92美元/公斤,以10月上旬和目前的汇率计算,二者相差近152 0173 3840-220元/吨,也就是说因汇率贬值,印纱清关后的成本减少了200元/吨左右,外纱人民币报价也就少跌了200元/吨。从调查来看,因印度国内及ICE盘面价格波动幅度加宽,国内纱价下跌横向施压,加上港口棉纱库存上升和人民币汇率不稳定,目前布厂、贸易商短期订购“期货纱”的意愿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