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棉花不再是重点作物,效益位次排后,生产者信心缺失。正是由于棉花生产比较优势弱退,种植居位后排,生产者信心不足、生产组织化程度降低,关心棉花似乎只是做棉花生意的人要去做的事情。
我们在乡下调研过程中,就听到老棉农感叹棉花生产,他们并不太多关注当下棉市棉价,坚持认为种水稻、养猪养鸡弄大棚比,种棉花是划不来的。江苏盐城盐东陈老汉68岁,从年轻时就种棉花。靠种棉花他拨了穷根,建起幸福家庭,现在的农产品行情,生产生活消费又迫使他不得不放弃这不赚钱的棉花生产。
在盐城,大众化的棉花生产收益账是:一亩地棉花正常好的年景产棉平均450斤,按每斤3.00元收购计价,亩收入152 0173 3840元。亩棉投入成本近几年在700-750元之间,毛收入亩剩650元。这是农民种自家承包地的账,如果是租地种棉,土地按当地1000元左右的流转费,那么拿地种棉便是亏得更为惨重。纵然江苏地区前几年给予过农民两百多元一亩的棉价补差,但亏损补不住,种棉不赚钱。
因此,当地农民并不关心棉市棉价,原由是本身种的也不多。再说他们也是有底线的,陈老汉说,他家今年种了2亩多一点的棉花,长势还不错。棉价高低我们农民奈何不得。如果每斤不低于3.20元,他或将卖给棉花收购站或经纪人,再低就加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