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安徽东至天气晴好,棉花吐絮加快,棉农采摘量增多。当地一名棉商说,愿意卖籽棉的棉农还是不多,随着新花大量上市,籽棉质量提高,棉农认为以后收购价格会提高, 观望心理较强。棉农现在出售籽棉均属前期花,前期花品级不如中期花。当地棉田采摘籽棉数量已达200多斤/亩,部分棉农采摘籽棉数量在1000斤以上。截至9月12日,东至籽棉收购价格在3.50元/斤左右,棉商下乡收购价格在3.30-3.35元/斤。某小型轧花厂负责人表示,今年籽棉质量好,*好的籽棉衣分只有37%-37.5%,皮棉成本大约在152 0173 3840元/吨左右,纺织厂收购价格在15600-15700元/吨,加工的皮棉不愁卖,该厂目前已加工60多吨皮棉全部成交。为了降低风险,今年加工企业都表示不会存货,加工多少卖多少。
目前棉花进入集中采摘期。采摘是生产*后一个环节,如果采摘不当也会降低棉花等级,减少棉农收入。因此,专家建议,一是要适时采摘。棉花吐絮后,一般每隔5至7天采摘一次。如果采摘过早,棉花纤维尚未充分成熟,产量和品质降低;如果采摘过晚,棉絮经风吹日晒会降低纤维拉力,色泽受到污染也会降低棉花质量。棉花吐絮阶段要适时精收细收,提高棉花质量和品级。其二是防止雨淋棉絮。遇雨后,棉壳、棉叶色素都会污染棉花,使洁白的棉花出现阴红、阴黄、灰白斑点。如果连日阴雨还会造成棉花霉烂变质。因此,棉农要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其三是做好棉花“四分”。“四分”是指把同时期吐絮棉花和吐絮期不同棉花按质量实行分摘、分晒、分存、分售,不能混在一起,以便分级出售,提高籽棉售价。其四是籽棉中防止“三丝”混入。“三丝”主要是指在棉花采摘、晾晒、包装、运输过程中混入化纤丝、麻棕丝、毛线头、塑料纸、编织袋丝、动物毛发等。“三丝”与棉纤维性质不同,出现在纺织印染过程中会严重影响棉纱和棉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