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暖花开,河北省的
2015年,河北省面积下降已无悬念,植棉面积可能降至400万亩。一位沧州包地的棉农说,现在种棉没啥盼头了,要想活得潇洒一些,不如与酒作伴。一方面是现在内地种棉效益比不上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去年当地农民种玉米、小麦两季,年均纯收益152 0173 3840元/亩,如果包地100亩,一年*少纯收益10万元(除去500元/亩包地费用)。然而种棉咋样呢?不亏本就算是幸运的。另一方面是政策上不给力。截至目前,
“你说,换作是你还会傻守着这几亩棉田吗?”这位棉农话糙理不糙,他说,那不如我们一起去打工,活得潇潇洒洒。
轧花厂之殇:风雨中那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
衡水一位400型轧花厂老板刘总是一个老棉花,也常被人称为“老油条”,此有褒扬之意,是说他在棉花行业资历深、资格老,人也游刃有余。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老板,今年却是连遭打击。
他说,2014年仅加工皮棉490余吨,而且全部是3128级以下,其中3128级仅占20%,其余全部是4128级、2227级。对于一个加工企业来说,加工量上不去,一切都是浮云。另外,他没法跟新疆棉“拼刺刀”。 2015年一开春,大量的低价新疆棉涌入内地,其凭借国家大手笔的棉花目标价格补贴,500元/吨的运输补贴,其价之低、质量之高,一下子就把地产棉逼到了墙角。
随着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的退出,400型轧花厂离开了“温室”,在市场的风雨之中“落红一片”。比如,沧州地区83家400型轧花厂,至2015年初仅剩10家左右开工,预计新年度正常开工都难超15家。也就是说,一场风雨之后,81.9%的400型轧花厂将黯然离场。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年是轧花厂大洗牌、大淘汰的关键一年,作为企业要学会“守城”,学会“韬光养晦”。
棉商之路:且把他乡做故乡
201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市场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内地棉农、棉企、棉商纷纷到新疆“淘金”,原因就是预计新年度内地棉花演“空城计”,而新疆将是中国棉花产业未来。
很多棉商曾说,新疆棉多,内地棉少;相反,新疆用棉少,而内地用棉多,并且国家放开市场,这正为棉商“倒腾”棉花创造了条件。沧州一位刘姓棉商说,2014年10月份以来,他共在新疆呆了90天,向内地输送了5000多吨棉花。谈起此事,他就傲骄的不得了:作为棉商,做好了新疆,就做好了棉花;拥有了新疆,就拥有了天下。
据了解,本年度以来,河北省约有200多棉商做起了新疆棉的生意,并长时间在新疆滞留,新疆俨然第二故乡。甚至一位棉商说,往后若干年,棉商之路就是且把新疆当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