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牵起的“姻缘”

百检网 2021-12-15
散发着幽香的薰衣草,在新疆克拉玛依市小拐乡,给人们带来了惊喜。
经过科研人员技术攻关,薰衣草在这里经受了双重考验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冬和零上近40摄氏度的酷暑。2011年,薰衣草竟然在5月和9月盛开了两次。
这一奇迹,是由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参与创造的。
“通过与中科院的合作,我们不仅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受益匪浅,同时科研管理的思维和理念也得到了提升。”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政协副主席、区科技局原局长王美通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天时地利遇人和
小拐乡面积约3800平方公里,地处克拉玛依市的绿洲与荒漠过渡带,属于北疆光热资源*好的地带之一。
同时,小拐乡的耕地呈斑块状分布于荒漠环境中,属于天然生态隔离区,病害少,具有发展良种繁育等高技术农业的优良条件。
2003年,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卞卫国和中科院原农办常务副主任王大生等人在寻找棉花制种研究基地时,发现了这块“风水宝地”。
当时正风行转基因棉,但国家要求新疆不种转基因棉,保留一块净土。而用野生棉改造陆地棉,正是中科院遗传所梁正兰等老一代科研人员**做起来的。由于社会科研氛围转向转基因棉,这项持续了几十年的研究没能得到持续的经费支持,但研究者们仍在努力坚持。
在与这些前辈们接触时,卞卫国等人发现相关工作已打下坚实基础。他积*参与进去后,成功选育出较好的棉花新品系。“它是世界上*高产的棉花品种之一。”卞卫国说。
与克拉玛依市的科技合作中,中科院农办即利用这一品系,**开展了棉花高产、高效示范项目。从此,中科院科研人员开始扎根“宝地”,努力耕耘。本有天时、地利,又加上了人和,小拐乡的成果层出不穷也在情理之中。
王大生对《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双方合作建立的棉花远缘杂交基地,以优质长绒棉等品种为主要研究开发对象,已获得和繁育出绒长突破35毫米以上、各项指标均较优的棉花新种质和新品系。
棉花绒长是体现品质的一个指标,据记者了解,一般的棉花,绒长通常在29~31毫米。
“棉花纤维长、细、强力好,制成布料的品质就会非常好,这也是国际发展趋势。”王美通解释。
从外围咨询到具体实践
由于棉花育种基地工作成效显著,克拉玛依区政府决定,把小拐乡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也交给中科院来做。
这一规划涉及区域发展、经济规划、生态农业、植物资源、节能减排等多个学科,中科院立即组织多方力量展开编制工作。
与很多规划只作参考不同,该规划得到了地方政府部门的高度评价。并经区人大评审后,专项成立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实施。
王大生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卞卫国任办公室副主任。他们也从出谋划策的局外人,变身成了具体实践的操作者。
2008年,小拐乡与中科院农办、中科院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心、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等单位签订了共建“克拉玛依小拐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的合作协议。
由于希望中科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地方政府后来还特别向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提出,要求卞卫国到地方挂职。卞卫国随即成为克拉玛依区的科技副区长。
凭借多年植物资源研究的积累,卞卫国建议小拐乡引种薰衣草、玫瑰、洋甘菊等芳香植物,发展高值化景观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这一举措使当地农牧民的增收渠道更加多元化。
同时,由于光热资源丰富,这里还具有发展生物质能源的物质条件。卞卫国在这里牵头开展的“超高产蓖麻育种和产业化开发”,被列为2011年中科院院地合作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之一。
多年合作下来,克拉玛依市、区两级政府与中科院建立了良好信任关系。遇到科技难题时,地方政府都会想到中科院。
如为解决油田多年面临的作业废水处理和硫化氢废气处理难题,地方政府找到了中科院。中科院立即组织有关力量展开研究。
经过协同攻关,新开发的技术经受住了实践检验,处理效果令人满意。“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达到回注标准。”王美通说。
目前,油田正在向吐哈、塔里木等地推广这项技术。
“我们是**支在油田同时获得油田准入、油田生产许可的中科院的队伍。”王大生自豪地说。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