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10月13-19日,在农发行严控信贷和相关部门协商抑制棉价持续上涨的压力下,
当周,代表内地229级棉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A指数(CNCotton A)均价24983元/吨,上涨152 0173 3840元/吨;代表内地328级棉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CNCotton B)均价24201元/吨,上涨1187元/吨;代表全国3级籽棉收购均价折328级棉价格的中国棉花收购价格指数(CNCotton S)23560元/吨(不含加工费),上涨1173元/吨。
目前,抛储临近尾声,国家将每日挂牌交易的棉花增加到4万吨,由于大部分纺织企业已经使用完额度,竞争程度不如前期激烈,参与纺企采取小幅度加价的方式,致使交易时间延长,鉴于和现货市场相比仍有价格优势,因此抛储价格当周内呈先抑后扬的走势,折328级棉成交价格重新回到高位24000元/吨一线。截至 10月18日,储备棉累计投放941853吨,实际成交932254吨,成交率99.0%,完成投放计划的94.19%。
据了解,目前棉花企业已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由于籽棉收购价格持续上涨,而且价高质次已成为普遍现象,面对高企的收购成本和成交不够活跃的皮棉市场,棉花企业的经营风险与日俱增。目前,部分地区
从消息面来看,继10月11日央行定向上调六家银行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后,本来一度淡出人们视线的加息政策又意外出台。中国人民银行10月19日宣布,自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这是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首次加息。市场人士分析,央行此时加息表明货币当局已把应对通胀压力作为更重要的任务,25个基点的加息虽无法改变负利率状况,但能起到宣示作用,使市场相信央行抑制负利率和通胀的决心,可促使企业和居民合理调整自己的投资和消费行为,对弱化通胀预期有一定作用。
在加息压力下,短期内商品市场面临的下行压力增大,但通胀在短期内不可能消除,加息也可能带来热钱的进一步涌入。因此,商品市场在短暂调整之后仍有机会继续上涨,这同样也适用于棉花市场。涉棉企业应密切关注电子盘市场上持仓结构以及现货购销行情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