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Pixabay
近日,在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在北京共同举办的“2019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上,中国食品报专访了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杜邦营养与健康事业部亚太区总裁李永敬博士。“发酵食品多样化、老年食品专业化以及植物基食品个性化三大趋势,将推动亚洲健康食品创新。”李永敬博士如是说。
趋势一发酵食品多样化
在李永敬博士看来,食品和健康增长的*大推动力,是在科学和消费者接受新品的意愿推动下,朝着新的方向发展,而发酵食品特别是益生菌食品在肠道健康的框架下,其*大的机会在于产品形式的不断推陈出新,突破乳品范畴。从全球来看,肠道健康日益受到关注,具有发酵声称的食品饮料正在增加。据Technavio公司的数据,亚太区益生菌饮料销售全球占比*大,占39.95%;欧洲紧随其后,占比30.17%。
在亚太区,由于饮食文化的影响,消费者对于发酵食品的接受程度比较高,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泡菜。“科技创新不可以只停留在神秘的传统上,而是应落脚在实实在在的科研上。”李永敬博士说,韩国对泡菜的研究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还应加大对泡菜、老北京豆汁等中国传统食品的系统研究。发酵食品的特点是味道好,且通过发酵产生了许多有益健康的产物。发酵产品中的益生菌及其代谢物帮助发挥健康作用,从目前来看,研究聚焦于消化系统、免疫系统这两个健康领域研究。未来要关注的是,发酵食品产业化的深度研究,希望科技界从工艺、设备方面加以创新,促进行业发展。
趋势二老年食品专业化
李永敬博士十分看好老年食品的发展。他谈到,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的数据,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将翻倍;而根据欧睿咨询的数据,亚洲拥有全球*多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这些老年人也像普通消费者那样,更多地通过移动设备等多种方式,来探寻适合自己、基于科学的个性化产品,关注体重健康及其他老年相关健康方向。
老年食品创新将会呈现哪些趋势呢?李永敬博士认为,**要关注的是对食品种类的选择。老年人由于身体、消化及吞咽方面的特殊性,对食品有着不同的需求,所以选择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老年人吃软质食品比较多,且吃的量少,所以,老年食品应具备高营养密度、高蛋白的条件。在这方面,中国食品企业还需学习和借鉴。
“老年食品在过去这些年发展特别快。在日本,我亲身经历了与合作伙伴的很多创新。”李永敬博士说,日本市场新上市的各种老年食品包括营养密度食品、小分量食品、认知改善食品、易吞咽食品等。
趋势三植物基食品个性化
“从全球来看,营养驱动类产品中植物蛋白的使用在增加。”李永敬博士谈到,在健康需求下,如今的人们想要吃更多的植物。植物基和蛋白消费的大趋势,给了植物蛋白食品很大的发展机会,*大的机会在于零食和饮料。便利性和零食化是重要的驱动力;市场产品个性化和碎片化共生共存,为品牌创造了大量机会。
李永敬博士认为,植物蛋白如今已成为一个全球消费趋势。过去几年,美国心脏病的发病率减少,得益于不懈的公众教育——消费者都在想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以植物为基础的食品开发需求增多,研发力度加大。中国几千年来的饮食一直以植物和植物蛋白为基础,希望未来继续延续下去。他分析,选择植物蛋白应考量以下几个因素,即色泽、功能、成本及蛋白的营养益处等。各种植物蛋白的来源很多,用于蛋白营养强化的植物蛋白各有不同。*大的机会在于小吃、饮料、代乳品及代肉品等。例如,在国外市场上出现的以豌豆为原料的“植物乳蛋白饮品”;以小麦、大豆蛋白为产加工的“****植物肉”汉堡;用南瓜籽、葵花籽蛋白为原料的蛋白营养棒。
李永敬博士分析,企业要把握市场需求。杜邦之所以能做到百年长青,基于该企业在每一次转型中都紧紧把握住了市场的需求。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会激发创新。工业界有责任为消费者开发出更多健康产品。做好产业的三把钥匙,一是夯实科学基础;二是做好法规标准工作;三是做好品牌。“食品产业界和学术界要看清当下潮流,在老年食品、发酵食品和植物基食品上有所作为。”李永敬博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