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5%,环比上涨1.0%;2017年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9%,环比上涨0.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4%,环比上涨1.2%。
专家分析认为,居民消费价格环比和同比涨幅都有所扩大是因为受春节因素影响,食品、旅游、服务类价格涨势明显。需求旺季带动蔬菜、鲜果、猪肉和水产品等食品价格上升。
食品旅游等涨势明显
2017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5%。其中,城市上涨2.6%,农村上涨2.2%;食品价格上涨2.7%,非食品价格上涨2.5%;消费品价格上涨2.2%,服务价格上涨3.2%。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统计师绳国庆表示,据测算,在1月份2.5%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影响约为1.5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0个百分点;2月份由于“春节错月”和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翘尾影响将明显回落。
从分类看,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涨幅扩大0.17个百分点;旅游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5.9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涨幅扩大0.11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涨幅扩大0.07个百分点,上述三项合计影响CPI同比涨幅扩大约0.35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2.2%,涨幅比上个月上升0.3个百分点,2014年2月以来首次回升至2%以上。1月CPI上升主要是季节因素拉动,食品、旅游、服务类价格涨势明显。
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1.0%。绳国庆分析原因时表示,一是受节日因素影响,食品价格环比上涨2.3%。其中,鲜菜、鲜果、水产品和猪肉价格环比涨幅分别为6.2%、5.7%、4.4%和3.4%,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42个百分点。二是寒假和春运期间出行人员增多,交通和旅游价格上涨明显,飞机票、旅行社收费、长途汽车、宾馆住宿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8.6%、11.1%、3.4%和3.2%,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3个百分点。三是受国内成品油调价影响,汽、柴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4.7%和5.2%,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09个百分点。
今年1月份1.0%的CPI环比涨幅,比2016年和2015年春节所在月份环比涨幅分别低0.6和0.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受暖冬影响鲜菜价格环比涨幅远低于前两年春节月份。连平表示,虽然食品价格呈季节性上升,但涨幅不及去年同期,整体走势相对平稳。
2017年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9%,涨幅比2016年12月份扩大1.4个百分点。在调查的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3个行业产品价格同比上涨,比上月增加1个。
连平表示,工业产品价格上涨有助于企业利润增长,反映经济运行回暖,但初级原料和工业中间产品价格的过快上涨加大企业经营成本,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效应,影响未来企业利润增长。
反映经济运行回暖
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2.2%,是2014年2月以来首次回升至2%以上,对此连平表示,核心CPI的适度上涨反映经济运行回暖。
由于2月份翘尾因素降至-0.05%,CPI涨幅可能回落,不排除重回2%以下的可能。全年来看,年中5、6月份CPI同比仍有走高可能,但下半年随着翘尾及新涨价因素的回调又会重新回落,全年通胀压力并不明显,不过仍应关注核心CPI的持续上涨态势。
目前生猪存栏量降至3.67亿头的低位,能繁母猪总量也在下降,猪肉价格逐渐迎来上行周期。由于生猪出场价低位反弹,猪粮价格处于较低水平,猪肉价格上涨压力不大,猪周期的波动性明显平缓,猪肉价格上涨的幅度不会达到上一轮那么高。
非食品价格有所上涨,工业生产消费品价格涨势明显,原油类相关消费品价格上升,服务类价格平稳上涨,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小。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工业领域产品价格加速上涨,并逐渐传导至消费端,带动剔除食品、能源以外的核心CPI持续上涨。经济运行缓中趋稳,坚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调节好货币闸门,有助于货币投放平稳与流动性整体稳定。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王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