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与此同时,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
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立足我国自身发展、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选择和战略谋划。纺织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解决民生与美化生活的基础产业、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须认清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外部形势,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结合基础优势,持续提升我国纺织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为我国经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01
“双循环”背景下纺织行业面临的内外部市场形势
我国纺织行业作为国际化发展的先行产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面临着全球百年变局的大考验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高要求,发展形势异常复杂。
(一)全球纺织供应链格局发生深刻调整
在经济全球化重构、安全发展理念强化的背景下,全球产业链布局从成本主导转向成本、市场、技术、安全等因素的综合考量,要素成本权重下降,市场、技术、安全的重要性明显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逐步收缩,区域化、近岸化的特征更趋明显。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前景均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及国际合作效率下降等因素影响,国际产业竞争更趋激烈,贸易摩擦风险将长期存在。
新形势下,我国纺织行业开展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合作将面临更为明显的风险挑战。而步入“后疫情”时代,美国等国家经济刺激政策又推高了全球多个国家的债务水平,也给新兴经济体带来了诸多负面溢出效应,世界经济复苏分化明显,潜在增长水平进一步下降,我国纺织行业也将在较长时间内面临国际市场需求总体低迷的形势。国际市场需求不足、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纺织网络体系被恶意切割,将加剧国际市场竞争,也将推动国际纺织供应链的加速调整。
(二)国内市场消费升级特征凸显
近年来,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韧性持续巩固,居民收入稳定提升,我国内需市场空间更趋广阔,内需潜力持续释放。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实现经济、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14亿规模的巨大内需市场也成为全球关注的市场焦点。现阶段,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已达25公斤,无论从纤维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已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际水平,消费升级特征明显。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内需市场将是世界经济复苏及发展的核心。国内居民消费仍是我国
在消费规模增长的同时,消费方式也将更具有时代特点。随着我国经济实力持续崛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度的文化自信由内而外地显露。国内新生代的市场消费主力不再崇尚西方品牌,对于国产品牌的友好度持续提升,国潮概念逐渐从小众设计师品牌发展成大众化消费行为。而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自主品牌也在稳步走向国际舞台,将打破国际时尚品牌的传统格局。
02
纺织行业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的现状条件
当前,我国纺织行业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拥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优势、强大的战略回旋空间和突出的风险化解能力。尽管全球纺织网络体系正在被恶意破坏和切割,但我国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高效防控形势中赢得了发展先机,为后疫情时期继续引导全球纺织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塑造竞争新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具备完整的纺织产业链供应链基础,构筑融合发展的现代纺织产业体系
我国纺织工业多年来持续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已建立起全世界*为完整的现代纺织制造产业体系,产业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生产制造能力与国际贸易规模长期居于世界首位,是全球*大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中心和供业链枢纽,是世界纺织服装保持稳定运转的核心支撑力量。我国纺织产业链配套自给能力在我国工业产业链中位居前列,化纤、面料自给率超过95%,纱线自给率超过90%,装备自给率超过80%。自2011年起,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占全球比重持续保持在50%以上。不仅有效满足了我国占全世界1/5人口、约占全世界近1/3的纤维消费需求,还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大量优质纤维制品,纺织品服装
图1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比重(单位:%)
数据来源:WTO
通过多年发展,纺织行业从传统的衣着领域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渗透,从原来的关乎人民的生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导致全球部分区域纺织产业链断裂,而我国纺织产业以良好的产业基础、稳定的产业结构、强大的产业韧性优势,积*灵活调整应对,为保障全球防疫物资、维持全球纺织产业链顺畅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仅2020年3月-12月,我国对全球市场出口
我国完整的纺织产业链供应链基础、现代化的纺织产业体系优势短期内无法被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替代,在未来也仍将长期占据全球主要地位,为我国构建纺织行业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保障。
(二)拥有庞大的内需规模和强劲的增长潜力,国内消费文化认同感持续增强
**,内需贡献持续提升,对我国经济增长支撑作用凸显。近年来,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消费贡献率持续提升。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2万亿元,*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4.3%,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持续巩固。内需多年来保持稳定增长,使国内经济增长的平稳性、可控性显著提高,有效增强了我国抵御外部市场冲击的能力。
第二,消费升级步伐加快,消费增长空间广阔。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居民消费结构也不断向享受型、品质型、发展型消费升级,品质化、多样化消费需求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据统计,2010年我国人均GDP仅为4396美元,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10504美元,年均增速9.1%。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突破1万美元后,在消费主导下,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将明显增强。在全面小康社会背景下,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14亿人口、4亿中产阶级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不断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将释放更多内需潜力,将为我国纺织行业提供多领域、多层级、多角度的需求动力。
第三,国民消费的文化认同感、传承使命感不断强化。现阶段,我国90后、00后人口超过3亿。这批主力消费人群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劲、
(三)融合创新不断深化,为纺织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推动全球各个产业领域开展创新,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相互渗透、深度融合。通信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渐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领域,对传统制造业产生了颠覆性的改革和重构,为传统制造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创新渠道和平台。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为我国纺织行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在科技赋能产品的同时,科技应用也加速了渠道的融合变革,推进传统渠道实现了积*重构。各类电子商务模式迭代式发展,新业态爆发式增长,激发出了传统产业的竞争新优势。据相关机构测算,2020年,纺织服装行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7.29万亿元。另据国家统计局相关统计资料,自2015年发布全国网上零售数据后,我国穿类商品网上零售额至2019年一直保持2位数增长。尽管受疫情影响,衣着类网络消费在2020年增速有所下降,但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工作的高效推进,2021年以来穿类商品网上零售增长又重回两位数高位水平。
图2近年来我国穿类商品网络零售增长情况(单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四)优化
近年来,受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加剧、多边贸易体制屡受挑战等因素影响,我国相关领域开展全球化贸易合作的风险显著增强,国际市场开拓受阻。为应对国际贸易体系的重塑和变化,突破相关市场对我国经济、科技领域的封锁,我国积*推进自贸区建设工作。截至目前,我国已经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自贸伙伴遍及亚洲、拉美、大洋洲、欧洲和非洲。2020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标志着世界上人口*多、经贸规模*大、*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达成。据赛迪研究院测算,“十四五”期间,RCEP可拉动我国出口、GDP增速分别为1.95和0.04个百分点,提升我国纺织服装产出增速0.86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自贸区的积*构筑,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双边贸易潜力,为我国纺织行业开辟多元化的国际市场提供重要支持,还将对稳定和优化相关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布局,以及与国内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我国纺织行业国际资源配置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将更有效地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构筑。
03
推动纺织行业构筑“双循环”发展格局的相关建议
**,保障民生消费需求,引导国内消费升级。纺织企业要加强消费需求研究,深化产品开发,发挥保障消费需求、引导消费升级的作用。在高端消费市场,要继续推进产品的文化融合、科技应用、时尚**等工作;在中低端市场,要逐步引导消费品质的提升、价值理念的传递。以推动多层次、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供给匹配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充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第二,创新消费模式,拓展产业消费空间。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供需模式形成解构与重塑。尤其受疫情的影响,更是加速了传统行业融入数字化时代的步伐。纺织企业须加强与互联网思维的碰撞,构建新型时尚传播体系,打破时间空间制约,促进优质产品、优质创意、优质服务实现更广阔的发展。要通过数据驱动为产品赋能,创造新的商业价值。通过数字科技为渠道赋能,优化门店网络和消费体验。要积*延展产业服务领域,拓宽产业消费空间。提升产业用纺织品的材料开发、创新和升级,努力推进产品在相关领域的融合应用,进一步培育和拓展市场空间。
第三,推动标准衔接,促进国内外市场对接畅通。现阶段,国内外市场纺织品服装技术法规、技术指标及标准内容仍有较大差异。由于存在国内外市场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差异,造成外贸型企业无法及时调整进入国内市场,内销型企业无法顺畅衔接匹配国际需求。亟需积*推进纺织行业质量标准、认证认可的国际国内相衔接,既可帮助外贸企业解决进入国内市场的标准问题,更好满足国内市场消费升级需求,也有助于促进纺织服装产品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顺畅流通。
第四,有效利用跨国资源,巩固全球纺织产业链核心地位。通过高质量的全球生产力布局和国际化发展,积*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鼓励骨干企业建设面向全球的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创新中心,逐步推进从产品输出向技术带动、设计**等的供应链输出转变,我国纺织行业将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跨国整合和价值链的关键突破,持续巩固全球纺织产业链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