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2018 年,生态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下达编制任务,项目编号为 2018-60,承担单位为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1.2 工作过程
2018 年 3 月初,召开项目启动会,讨论标准编制的基本技术路线和拟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2018 年 3 月 29 日,召开专家咨询会,咨询《就地γ能谱测量技术规范》编制大纲相关内容。
2018 年 6 月 1 日,召开标准编制开题论证会。论证委员会通过该标准的开题论证,认为开题论证材料齐全、内容完整;标准主编单位对方法标准及文献进行了充分调研;标准定位基本准确,技术路线合理可行;建议将标准名称改为《就地 HPGe 谱仪测量土壤中 γ核素技术规范》。
2018 年 6 月至 2018 年 12 月,项目编制组通过文献调研、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开展标准编制工作,形成征求意见稿初稿。
2019 年 3 月 19 日,组织召开标准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会,审查委员会通过该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技术审查;认为该标准征求意见稿材料齐全、内容完整;标准编制单位对方法标准及文献进行了充分调研;标准定位准确,技术路线合理可行,标准内容具有可操作性。
2019 年 4 月至今,编制单位组织开展现场测量比对,并取的分层样品,开展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各单位的 HPGe 几何结构模型,同时征求相关单位意见,修改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
2 标准编制必要性分析
就地γ能谱测量技术具有测量时间短,代表性强的优势,是核或辐射应急监测、环境质量监测重要监测方法。国内辐射环境监测机构也配备了大量便携式 HPGe γ谱仪,在核素识别、定性分析等取得较好的应用。但,因缺少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就地γ能谱定量测量土壤中γ核素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各单位也只能按照各自经验开展研究性工作,量值一致性、准确性有待提高。
一是可有效提升应急监测的时效性。应急监测工作是制定应急响应决策重要依据,是核与辐射应急强有力的支撑。2011 年日本福岛核事故、2013 和 2016 年东北边境应急时,应急监测工作及时开展, 监测数据及时公开,有效破除了谣言传播,避免突发事件和言论引起的社会恐慌。因此,应急时快速、准确获取环境放射性水平显得异常重要。就地 HPGe γ谱仪作为一种便携式仪器,可以随车携带,具有很高的机动性,可以在事故现场及周围环境准确获取放射性污染种类及含量,是应急监测的重要工具之一。与现场采样-实验室γ谱仪分析相比,就地γ谱仪测量技术具有测量时间短,工作效率高等优点。一般情况下,就地 HPGe γ谱仪只需要测量 30-90 分钟,而现场采样-实验室γ谱仪分析,要达到同样的计数统计精度,则需要测量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且,实验室γ谱仪分析还需要增加取样、运输、制样的工作量。
更多标准编制说明意见稿内容点击以下链接获取标准编制说明全文:
下载地址:《就地HPGe谱仪测量土壤中γ核素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