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2013年11月,新民晚报新民网**报道彭浦夜市 摊贩严重阻碍交通,8条公交线路被迫改道。在连续多日的追踪报道推动下,有关部门痛下决心,采取强制措施,取缔了名噪一时,无证、占道、影响居民 生活多年的非法市场。
五年后,2018年,上海提出年内基本消除无证照食品经营的目标。寿宁路、昌里路这两大夜市无证无照小餐饮的整治目前也正在进行当中。沪上夜市美食何去何从,备受关注,如何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值得探讨。
近日我们回访当年彭浦夜市的“见证者”.她曾为做生意换了3万元硬币;他曾一晚三小时卖掉300只烤牛蛙;她的名字就曾是夜市的“招牌”……他们都曾在彭浦夜市“叱咤风云”,拥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今(16日起三天,我们将讲述他们身上曾经经历和正在发生的故事。他们经历了彭浦夜市*红火的时光,也在一夜之间面临抉择。他们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也是当下上海夜市何去何从的“活标本”.
图说:“胖胖炸鸡腿”成了为数不多还留在彭浦新村的店
“胖胖”阿姨其实有些“名不副实”--47岁的她看起来并不胖,整齐的短发与机灵的双眼显得十分精神。自从办下小餐饮许可并通过环评之后,她成了为数不多还留在彭浦新村的商家,连市领导都曾到店里调研考察过。
每天炸鸡店开门,她还和以前一样站在柜台,忙时下厨炸鸡腿也依旧熟门熟路。
从“黑暗 料理”到现在证照齐全,从门庭若市到如今外卖盛行,“胖胖”阿姨作为*早一批在彭浦夜市打拼的小商贩,向记者回忆起那段岁月。
独门酱料成“制胜法宝” 生意好得都“怕了”
坐在临汾路上自家的小店,“胖胖”阿姨反复向记者强调“人气”二字。彭浦夜市在她看来就是人气的代名词,“夜市没有了,人气也没有了”.
“胖胖”阿姨真名顾小香。据她说,因为老公也胖,所以两个“胖子”在一起,就成了“胖胖”.
“1998年到闻喜路做小生意,一开始是卖碟片的,后来改行做小吃。”2004年,盗版光碟生意不济,她便拉上“三级厨师”的老公做炸鸡生意,在南京路做过厨师的公公还亲手调配了甜酱和辣酱,至今这两款经典的酱料都是炸鸡腿的“制胜法宝”.
“周五周六周日,我都做到怕了!门口一直排队,天天排队,那么热的天看到人头都不敢抬,就在那边炸啊炸。”说起在闻喜路上生意*火爆的那段日子,顾小香眉开眼笑,“每家生意都这样,都那么好,桌子都放在外面”.
“为了做生意我还换了3万块硬币呢!”过去做生意找零需要1元硬币,2013年9月份顾小香便开始为十一、元旦假期做准备了,“也没差几个月了,我特意到银行里去调换,那么多钱,还是去金库里拿的呢!”
然而,这“3万块硬币”也成为了她*后的“辉煌”.夜市整治了,“调来的硬币白搭,到现在家里还有,用不掉了。”
其实,比起无处用的硬币,那时她更担心的是彭浦夜市没了以后,自己将何去何从。
“打游击”靠外卖 “关门经营”却被“抓个正着”
夜市“游击队”取缔,顾小香也尝到了整治的“苦头”.“原来摊位都是摆在门外嘛,城管看到外面有就来收掉,为此我还和他们吵架了呢。”自知无理取闹的她因居民的投诉和有关部门的查访,*后只能“缩”在自己门面之中。“整个生意都大不如前了,就门面里放几张台子给顾客吃。”
这么一“缩”就是几年,2016年8月因为门面被拆除,“胖胖炸鸡”不得不搬到了与闻喜路相交的三泉路一处门面。“怎么说呢,换到三泉路也是无证经营,啊哟喂!弄得可狼狈啦!”聊到这里,她几次欲言又止。
“不好讲”的这段日子究竟发生了什么?“无证经营是需要办证照的,炸鸡是重油烟,证照没办法办,”刚换了新地方,却又收到街道与工商的整改通知,顾小香坦言当时就靠“偷鸡摸狗”的“打游击”来“混饭吃”.为了生存没办法,他们就偷偷把门拉起来,做外卖生意。
谁知没多久,她和她的店就遭遇了比夜市取缔更大的危机。“2016年12月15日7点,是我记得*清楚的**,所有东西都被充掉。”原来,顾小香无证照经营的事还是被执法人员发现了,刚拉开卷帘门准备跟外卖小哥交接,一群执法人员已经站在门外。之后的每一个细节她都历历在目,“进来**句话就是--‘煤气关掉,灯不要关',我当时真的是吓死了”.
才刚换了门面又被“抓个正着”,顾小香心想,这次真的“走投无路”了。
怀念“无序”夜市人气 希望“有序”夜市出现
毕生难忘的**过后,意外迎来转机。“这个要感谢彭浦街道与市场监督所,”第二天去彭浦街道“讨个说法”的顾小香,被工作人员一句“你还想做下去吗?”问懵了。她立刻回答:“想做!想做!”但她心里清楚自己当时租下的门面并不具备做下去的条件。
通过街道等多方协调,不仅找到了临汾路上的新门面,而且时隔6天,12月21日工作人员陪着她跟现在的房东签了合同。顾小香向记者比比手指,“下午4点多钟,我记得很清楚!”说到这里,她也不禁笑了,“根据要求办理证照以后,2017年1月6日我重新开张了。”指指厨房天花板,顾小香得意地告诉记者,“这个店的排风我花了6万,管子直接到房顶上,环评我都拿下来了”.
至此,胖胖炸鸡店也成了从夜市流动无证摊贩“游击队”成为到固定场所亮证照经营“正规军”的*典型个案,今年3月市里领导还来店里调研过。提起这件事,顾小香还有点小激动,“(副市长问用过的油现在和过去都是怎么处理,我实话实说过去一桶多少钱卖给小贩,他们都笑了”.现在厨房里用上油水分离器,专门有人来收油,干净又省事。
“(副市长人蛮好的,接着问我,’需不需要政府补贴一点‘,我赶忙说,那不用了。”顾小香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事后,她把副市长一行来店里的照片冲印出来,跟当年夜市的老照片一起挂在了店里*醒目的墙上。
柳暗花明,炸鸡店在彭浦新村“故地重生”.如今顾小香也时不时想起过去一同奋斗的“邻居”.绝大多数人现在都不做餐饮了,“据我所知,原先隔壁的大锅羊肉汤在闵行那边开了没成功;霸王别’鸡‘到南京去做过,半年以后不做了;旁边眼镜店老板也不开店去上班了;还有一个炒菜的,现在就在外面打打工,做厨师。”
“现在人气也不如从前旺了”,尽管拥有了自己的注册商标与不再会被投诉的门面,顾小香*怀念的依旧是过去的“人气”,“外卖占现在营业额的七成吧,我实话实说。”
“人气”的衰减不光体现在外卖的“猛增”,“以前临汾路是知名的小商品一条街,年轻人在这里买买拖鞋、头花、T恤衫啥的非常方便。”她认为夜市中餐饮与小商品相互帮衬才是“人气”的关键。
顾小香认为彭浦新村人口比较多,夜市当初的出现直至火爆正是迎合了这股需求,“天热的时候,年纪大的烧口粥买个鸡腿,买块猪排,方便又实惠。同样的,比如买双拖鞋,十几块也不会心疼。”她建议,“政府能不能对小商贩收点费用、规范一下,可以让市民买买小东西,这样的夜市是市民喜欢的。”
记者手记:
打造“夜上海”城市名片,是提升城市形象、增添城市魅力、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但长久以来,既符合城市发展氛围、又满足市民多样需求的美食夜市仍是一块短板。
上海正在推进夜上海特色消费示范区建设。以美食主打的夜市如何在保留市井烟火气的同时,又规范管理、确保食品安全,考验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对此,相关负责人表示,既要依法治理无证无照食品经营行为,也要在坚决守住“不违法、不扰民,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底线的同时,积*探索便民新业态的监管模式,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体现城市管理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