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 :“苹果滞销”,谁在制造“悲情”?

百检网 2021-11-15
    【山西临猗县政府针对“临猗苹果滞销”发声明】多个电商打“悲情牌”不当营销
 
  5月7号,山西临猗县政府的一份声明引起媒体广泛关注,这份声明多个电商发布“临猗苹果滞销”的营销策划,利用打“悲情牌”营销临猗苹果,给当地果业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临猗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是栽植水果的*佳适宜区。目前,临猗县果林面积已达到100万亩,成为全国*大的水果生产县,有70%的农民从事果业,其中苹果占到果品总产量的80%以上。
 
  但山西临猗*近之所以成为新闻热点,是因为许多网络公众号都在说他们那里的苹果严重滞销。
 
  名为“伍亩田”的公众号这样说:果农急哭!7旬老人40斤苹果仅卖12元,每斤仅0.3元!产地深度走访,4000万斤苹果滞销,与时间赛跑,恳请爱心传递!
 
  名为“六亩田地”的公众号这样说:心疼!临猗百万斤苹果因“丑”而滞销,果农欲哭无泪,请求支援!
 
  甚至一些公众号还特别提到,为了了解真实情况,他们前往临猗县实地考察。而通过他们的 调查,临猗的滞销问题可以说相当严重!在其展示的信息中,有一堆堆烂在地里的苹果,有果农悲伤落泪的神情,甚至还有无奈砍果树的情况。
 
   记者:“大哥,为啥把苹果树砍了啊?”
 
   果农:“不卖钱啊,还赔钱。”
 
   记者:苹果树砍了,种什么啊。
 
   果农:还不知道,反正不种苹果树了。
 
  这些公众号还强调,这些苹果一定要在5月1号当地果库清库前卖掉。正因此,这些平台开始组织进行“爱心义卖”。
 
  六亩田地公众号负责人:没有去现场,是分销商写的文章放到平台上,我们就是为了爱心,亏本参与这个事。
 
  根据《深圳特区报》的报道,在一家企业发起的爱心助农义卖活动中,得到深圳市民网友的大力支持,23小时内就卖出了20万箱苹果。还有电商平台在这场活动中共卖了100多万箱苹果。但这些献爱心买回的苹果,却让购买的人很伤心。
 
   杜女士:为了献爱心买的,买回来4分之一都是坏的,还有很多黑点、长得特别丑。

  而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
 
  就在5月7号,山西临猗县政府针对“临猗苹果滞销”不当营销方式发表了声明,表示多个电商发布“临猗苹果滞销”的营销策划,利用打“悲情牌”营销临猗苹果,给当地果业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
 
  山西省临猗县果业发展中心主任 杨勇:咱们这儿根本不存在滞销。为什么,因为我们还有3个果汁加工厂,所以我们这个苹果从来都不会存在滞销。
 
   记者:以前有没有过滞销。
 
  山西省临猗县果业发展中心主任 杨勇:从来没有过滞销。

  【山西临猗县声明“临猗苹果滞销”系不当营销】4000万斤苹果滞销 消息从何而来?
 
  “一年的收入就靠着这点苹果,不卖出去,孩子学费都成问题!”
 
  “我家有五万斤苹果,至今一个也没卖出去,求好心人帮忙卖一下!”
 
  已经七十多岁,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年迈的老俩口在家靠打理几亩苹果园维持生计。
 
  今年4月11号,公众号“五亩田”发表网文:“果农急哭!7旬老人40斤苹果仅卖12元,每斤仅0.3元!产地深度走访,4000万斤苹果滞销,与时间赛跑,恳请爱心传递!”,引起了山西交通广播电台记者申文超的注意,山西临猗竟有4000万斤苹果滞销?他带着疑问赶往临猗县,一探究竟。
 
   山西交通广播电台记者 申文超:**,对于滞销的情况,是否存在?
 
  采访中,临猗县果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勇,否认了苹果滞销的问题,也不知“五亩田”所说的4000万斤苹果滞销的这一数据,从何而来?
 
  随后,记者也找到“五亩田”提到的七十多岁的当事老人。刘长福表示,在五亩田电商平台发布的图片和视频,都是村里一个叫杜晓的果商,教他拍摄时这么说的。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村民 刘长福:我是被安排的……
 
  号称专卖绿色农产品的电商平台——“五亩田”,发布这篇文章的依据又是什么呢?我们的记者也联系上了“五亩田”的负责人。
 
  “五亩田”电商平台CEO 王成洲:杜晓联系到平台说滞销,有员工去调研确实存在,所以就开展了这个公益行动。
 
  杜晓,是临猗县的一位苹果购销商。他在联系电商平台时,出具了印有“临猗县角杯乡人民政府、临猗县果业发展中心和临猗县角杯乡石彪村村民委员会”公章的文件,文件中明确表示“传统销售渠道补款,农民收益受到很大影响,出现了滞销,我县特委托五亩田电商平台,帮助销售苹果。”
 
  杜晓在接受山西交通广播电台的采访时承认,他和“五亩田”这家电商企业确实是商业合作关系。并对上述问题作出了回应。
 
   记者:您在里面起什么作用?
 
   临猗县石彪村购销商 杜晓:供货。到现在已经合作了有三年了。

  记者:4000万斤怎么来的?
 
   临猗县石彪村购销商 杜晓:不知道,编的吧?这是人家的营销手段,这也没有错啊?在网上这几年炒的挺火啊,好多地方都这样做了。效果很好啊。
 
  而对于公章问题,杜晓也承认自己在盖章过程中存在“偷梁换柱”的行为。
 
   临猗县石彪村购销商 杜晓:乡长说改了,当时我拿了两份,盖章的时候好像盖错了,盖在了这份上,改过的好像没有盖。
 
  在“五亩园”所发表的文章中明确提到:“18天,117万箱,995万斤苹果……”电商平台,搞的真是公益活动不获利吗?

  山西交通广播记者:我算了一笔账,一箱大概挣一块钱,现在销售了一百多箱,可能这一单就赚了上百万。
 
  “临猗苹果滞销”谁在制造“悲情”?


 

  原来,所谓的公益行动,并非真的公益,通过一张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营销的整个过程:果农将苹果卖给当地苹果购销商,购销商找到电商形成合作,通过拍悲情视频,偷梁换柱盖公章等方式,然后产生了营销效果,*终谁来埋单?自然是消费者了。那么应该怎样来看待这种所谓的公益营销,它又会带来哪些危害,来听一听专家的分析。
 
  “农产品滞销” 谁在制造“悲情”?
 
  其实,在这里我们详细剖析的临猗苹果滞销事件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在不少地方都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而且因此受到伤害的还不仅仅是消费者。
 


 

  进入2018年,农产品滞销,仍频频进入公众视线。一提到滞销,恐怕不少人记得:三年前,因为价格低、收购少,造成不少农民牛奶滞销,不得不含泪倒牛奶、杀奶牛。
 
   记者:每天要倒多少?
 
   奶农:每家每户要倒一千多斤。
 
   奶农:有的到了5毛钱一斤,价格比矿泉水还低。
 
   奶农:怀孕的牛,卖了杀了,一杀就杀两头牛,人家都不愿意,心疼得很。
 
  滞销、滞销总是滞销,信息闭塞、天气原因、扎堆上市,种种原因,造成一个结果——“价格跳水”,或者就算“垃圾价”也还是无人买。
 
  如今,自从有了“互联网+”,电商平台开始扮演“救市”角色。但是,一旦连上“互联网”,有的人却动起歪脑筋。
 
   记者:那你当时为什么就是没有说明喂猪的那个梨是坏掉的?
 
   村民:心里也很着急,后来说替广大农户做做宣传。
 
  这是2014年11月,《河南南召晚秋黄梨销售难,果农忍痛喂猪》这一消息在网络流传,但爱心人士赶到南召却发现:和这次山西临猗“苹果滞销”套路一样,也是夸大事实的假消息!
 
   河南濮阳客商 刘湘军:我准备拉十吨。
 
   记者:收购到十吨了吗?
 
   濮阳黄梨收购商: 没有。
 
  记者再次在某电商平台搜索“滞销大爷”,结果多达数十种商品,产地、品种各有不同,大多带有“义务助农”、“帮帮我们”等标题。就像我们“买家秀”总是和“卖家秀”相去甚远一样,互联网,因其“虚拟”、“隐蔽”、真假难辨,却被某些人借用为“透支同情心”的工具。
 
  抛开道德考量,农产品出现滞销时,是不是借电商平台就“一电就灵”解决问题呢?
 
  前年5月,“广东徐闻菠萝”滞销事件,某网店以29.9十斤包邮,发起助农义卖,1天卖出60万斤。然而,大量用户收到了变质菠萝。一件“正能量”的义举,结果三败俱伤:农民没有挣钱、背上骂名;商家费力又赔本;消费者这边,差评退款满天飞。
 
   陈如约:这次活动太鲁莽了,我们都觉得很可惜,一家店被关了倒闭了,但是作为农民来讲也很惨,一亩地亏4000元,如果种100亩就亏40万,真的没有谁是得益方的。
 
   “悲情”营销换不来真情和长久利益


 

  在这里,我们真的要提醒商家,靠悲情绑架公众爱心的行为永远换不来真情,公众号不是利用公众的号,不正当营销手段带不来长久的利益,*终只能有害正常的市场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终没有赢家。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