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是食品药品类谣言的*易感人群。”《2017年度食品药品辟谣分析报告》这样指出。
由 北京市网信办指导的首都互联网协会新闻评议专业委员会于3月1日下午召开了2018年度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下,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腾讯较真平台、百度、新浪微博联合发布《2017年度食品药品辟谣分析报告》。该报告基于腾讯、百度、新浪微博大数据,分析了食品药品谣言易感人群画像,对谣言传播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食品药品谣言六大作恶伎俩,发布了2017年食品药品十大辟谣榜单。此外,报告的H5形式同步于线上发布。
大数据分析易感人群画像:女人比男人更易感
报告指出,根据腾讯较真平台谣言迷惑性调查问卷对于谣言易感人群进行了分析,“女性在家庭中通常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对食品药品类问题更为关注,因而,相对于男性而言,在食品药品类谣言易感人群中,女性占比大。”
“经济水平差的地区,信息相对来说更加闭塞,且人群整体教育水平不高,谣言易感人群相对占比例高。总体而言,易感人群的占比中,中低收入人群相较于高收入人群更高。”另外,受教育程度也是其中一个因素,“数据表明,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只有一成左右是谣言易感群体,而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占比超过四成。”
报告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食品药品谣言的更易感。老年人群体对医疗健康类资讯较为关注,但相对缺乏谣言辨别意识与知识,51岁以上的老年人是食品药品类谣言的*易感人群。
报告指出,食品药品谣言作恶的六大套路
报告对谣言传播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食品药品谣言作恶六大套路。
套路一、指鹿为马坑害公众认知。有一类谣言是造谣者有意发出自己明知是假的信息,出于某种目的,对谣言进行“修饰”甚至造假,然后广泛传播。比如“塑料紫菜”“塑料粉丝”等谣言,紫菜“颜色深、撕不断、嚼不碎、有腥臭味”原本就是其自身的特点,并不稀奇;而粉丝的成分基本上都是淀粉,这些干燥的有机物一点就着也不奇怪,但造谣者将食品原本的特点说成是质量问题。网友们用视频内容来支持自己已有的偏见,并且以“不法商贩为了利润造假”来合理化自己的猜想。此时,不论视频内容存在多大疏漏也会被忽视,视频中的错误逻辑(不易扯断的紫菜、容易燃烧的粉丝是塑料做的也会被认可,转发信息时情绪宣泄要远大于理性。
套路二、模仿捏造复制谣言套路。由于视频传播简单、快速、直观,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后谣言的可信性也随之大大提升。因此,食品安全谣言也借“小视频”为载体广为传播,比如“塑料紫菜”“塑料粉丝”“肉松棉花”等谣言,均是借助“小视频”吸引人眼球。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批谣言全部采用类似试验的手法,简单粗暴地做“打假实验”,但实际毫无科学性之言,得出的结论也非常武断。换句话说,流传视频是在“伪打假真传谣”,却忽悠了很多人。
套路三、旧谣翻新扰乱舆论环境。以“市民吃大盘鸡感染H7N9禽流感致死”为底版进行加工的谣言在全国各地出现。除大盘鸡外,泡椒凤爪、鸭脖、麻辣烫甚至樱桃等都被传可传播H7N9病毒。这类谣言生命力强,谣言总是换个“马甲”重新传播。这提醒我们辟谣应该持续向公众介绍食品安全信息和自行辨别谣言的方法。
套路四、时令谣言倍吸公众眼球。“季节谣”是2017年食品安全网络谣言中的“热点”之一,造谣者往往利用食品热销旺季,在食品上市前后制造大量谣言。很多时令性强的水果都中过枪,每到水果成熟时节,相关谣言就会卷土重来,如夏季时候造谣西瓜打针、西瓜和桃子不能一起吃等。
套路五、“食物相克”夸大民间经验。食物相克来源于民间的经验,造谣者利用公众对食物相克的敏感心理,编造了各种形式的谣言。所谓的“食物相克”引发的不适很可能是机缘巧合,然后被某些谣言无限夸大,结果变成了“搭配禁忌”。
套路六、“有毒”恐吓挑起大众恐慌。“不明液体”“染色”“防腐剂”“激素”等敏感词汇本身自带“热点效应”,加之造谣者过分利用“有毒”“致命”等刺激语言渲染,一旦与“化学物质”类物质有联系,必然引起消费者的恐慌。这就提醒我们不仅要事后辟谣,也要事前联合专业人士坚持不懈地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引导工作,为公众普及科学常识。
与会专家对《2017年度食品药品辟谣分析报告》予以肯定,并表示该报告为食品药品谣言的科学辟谣、准确辟谣提供了有益参考依据。北京市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食品药品网络谣言治理上,北京市网信办将进一步加强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建设工作,联合政府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媒体、网站等及时发布权威辟谣信息,发挥北京属地网站大数据优势和网络传播优势,不断提升广大网民媒介素养,提升网民主动防谣、科学辨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