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 需降低信任赤字

百检网 2021-11-15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众所周知,特别是在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后,有关食品安全的报道层出不穷。从地沟油、假鸡蛋到受污染草莓,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让中国国内的消费者对他们所购买和食用的食品越发感到担忧。根据皮尤全球态度(Pew Global Attitudes Survey的一项调查显示,71%的中国人将食品安全视为2015年的重大问题之一。提升中国的食品安全对于全球消费者而言也同样重要,因为世界各地的超市货架上随处可见来自于中国的食品和原料。

    同时,中国的GDP增速正从历史高点回落,中国经济向消费驱动型模式转型势在必行。打消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顾虑、增强消费者信心,是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困境、实现增长模式转型的重要一环,广义而言,也是影响世界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

    修订的法规,刷新的挑战

    中国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10月正式实施,该法加强了对中国食品企业的监管以及对供应链的监督。但是,正如其它问题领域一样,真正的挑战并不在于法规的设定,而在于如何实施。食品行业难于监管,食品安全监管者面临着许多潜在问题,例如:作物对土壤污染物的吸附、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非法添加以及销售商售卖假货或过期食品等不良商业行为。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者必须对国内食品行业的混乱现状加以整顿。诚然,对供应超市和食品加工企业的难以计数的农场和约35000家食品加工企业实行监管,确实令政府头疼,也需要一定时间,但也并非不可完成的挑战。

    事实上,政策制定者和消费者已经有所行动。中国国务院公开表明,食品安全是头等大事,如果食品生产者和地方政府不能实施健康安全标准,他们将被问责。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覆盖了食品供应链的多个环节,直面回应了令人痛心的婴儿配方奶粉丑闻,并提高了对婴儿配方奶粉行业的管理要求。而其中*重要的修订或许就是对违法者进行更为严厉的问责。

    严格的监督监管和更为严厉的处罚措施对于增强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来说至关重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农业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之间,仍需进行更好的内部协调。由于每个部门各自有一套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相关部门之间更好地协调合作对于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顺利运行而言必不可少。

    监管要求的提高和对供应链进行更多检查将会提高生产成本,从监管的角度而言,为使国内食品行业更易于管理,应积*推动产业整合。其中部分附加成本*终将被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则表明,他们乐意花更多的钱购买更安全的食品。目前国内有机食品行业、社区支持农业以及城郊地区白领农场的增长已经证明了上述观点。

    提升食品安全,降低信任赤字

    提升食品安全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公共健康的范围。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大部分源于对监管机构的不信任,而对监管机构的不信任则源于对不良食品生产者的不信任。铺天盖地的谣言——如政府官员享有**农场食品,农民保有自己食用的无公害作物、而消费者却只能购买施放农药的食品等,进一步加剧了公众不信任和不平等的感受。除了食品安全丑闻之外,这些谣言或传言也加重了中国社会的信任赤字,因此,改善现状势在必行。减少违反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使食品供应链更加透明、以及保证产品质量可追踪性,将在长时间内使消费者重拾对食品供应、以及对生产者和监管者的信心。这对中国构建强健的消费驱动型经济来说至关重要,从长远来看,也将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