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企业平均寿命仅两年 乱象:外包装成本超过产品

百检网 2021-11-15

    研发投入低、宣传营销及准入成本占比高

    ■新快报记者 庞倩影 实习生 江晓峰

    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营养与功能食品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然而,尽管潜力巨大,但中国的消费者仍面临着保健食品售价居高不下的窘境。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通过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其中有五条涉及保健食品。面对着需求大但规模小、品类少的尴尬现状,中国保健食品行业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乱象

    外包装成本超过产品

    “现在国内产品的原料成本和研发成本远远低于国际水品,国外把产品利润的百分之六七十投入到产品的研发上,但国内有很多企业的研发成本占总投入的比例还不足10%。”广东省保健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营养健康产业协会秘书长张咏指出,不少企业把产品的成本过多地投到广告、宣传和过度包装上面,有些产品的外包装甚至远远超过产品本身的成本。“如果一样商品的价格远远脱离它本身的价值,是非常不正常的,也是不可持续的,而自主定价也容易产生暴利现象。”有机构作了统计,保健食品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两年左右。

    另外,此前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行业监管往往上演“猫鼠游戏”,不法企业的趁虚而入,对整个行业形象造成了巨大冲击。

    中山大学营养学系教授陈裕民表示,这种行业乱象得以滋生还由于国人的保健意识不强。“长期受武侠小说和玄幻文学的影响,很多中国人都喜欢相信‘奇迹’,把营养保健食品当做灵丹妙药。其实保健食品归根结底还是属于食品,不能过于夸大它的治疗作用。”

    方向

    重备案轻审批

    长期以来,我国对每个想要以“保健品”名义出现在市场的产品进行审批,这被业界称为药品化的管理。审批之后获取“国食健字”批准文号,也就是俗称的“蓝帽子”。自2005年《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以来,保健食品行业的准入成本被无形中提高了。

    此次《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的五条与保健食品相关的内容中,一大重要变化就是变“审批制”为“备案制为主”,仅对“使用新原料的保健食品和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进行审批注册。张咏指出,“审批制”让保健食品进入市场的周期过长,使企业的负担加重。而“备案制”实施之后,将有利于推进保健食品种类数量的增加,价格也会随之有所调整。“审批的费用省下来之后,企业整体的成本肯定会降低,定价也会更加趋于合理化。”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