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盐被指垄断暴利 专家称指责是“不懂行情”

百检网 2021-11-15

    原卫生部对碘盐标准的第三次调整,未料竟引起人们对碘盐安全的更多质疑

    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中,中国盐业公司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位列食品饮料行业**名。这家企业不乏此类表彰,囊中奖项包括联合国"全球儿童事业贡献奖".

    来自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1996年至2005年,中国碘盐供应量从432万吨提高到732万吨,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由39.9%上升至93.8%,儿童甲状腺肿大病率从20.4%下降到5%.

    在中国盐业总公司执行全民加碘政策以前,中国是世界13个"碘缺乏病重点国家"之一。而这个被表彰者也被质疑挟国家政策以专营获取暴利。

    在碘盐致病和无碘盐难购的争议中,2010年,原卫生部将碘盐标准下调,未曾料到竟引起了人们的更多质疑。

    无碘盐是否应推广布局?中盐是否涉嫌垄断暴利?在澄清公众对加碘标准下调的误读之后,不妨借鉴国外经验,看看食盐专营放开又是什么状况。

    无碘盐布局

    随着碘盐的普及,中国盐业在2009年已成为亚洲*大盐业企业。但是,对于中盐总公司和中盐协会的领导来说,关于碘盐标准和无碘盐推广的话题似乎都算不上令人愉快的话题。倒是中盐北京市盐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回应本刊咨询时简单明了。

    "北京市的无碘盐销售网点已有76家。"北京市盐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强调,北京是低碘地区,并早于2010年放开无碘盐专售点,"对于不便消费者自取的分销处或者倒闭的网点超市,我们会及时核实调整。"

    比如海淀区西北旺分销处就被取消了。该区在四道口路新增了乐天玛特网点、在清河龙岗路、金沟河和红联村分别新增了永辉超市网点。同期新增的网点还有东城的王府井百货、西城的西单商城等。

    "我们作为企业,肯定是充分考虑市场,满足老百姓需要。"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北京市场的小袋包装加碘盐(即入口盐,加碘盐另有饲料盐和食品加工盐年需求量比较稳定,约7万吨,而无碘盐供应将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让老百姓自主选择。

    "人们可以通过查询盐业公司网站或咨询电话取得无碘盐销售点的信息。"据其介绍,不仅在北京,中国各省都是如此。

    这个措施可追溯至2009年,原卫生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无碘食盐供应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盐业主管部门适度增设布局合理的销售点。农村地区原则上选取中心卫生院所在地,就近设立无碘食盐销售点或委托中心卫生院代销;城市地区原则上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地,就近设立无碘食盐销售点或委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销。

    各地纷纷布局无碘盐经销点,*初需要医疗证明方可购买的做法,在实践中因备受诟病渐被取消。但仍有市民向本刊抱怨网点普及有限,无碘盐难购。

    被质疑的专营体系

    "我们大约占四川食盐市场的40%,湖北市场的10%.每年加碘盐销量大约60万吨,无碘盐10万吨,比较稳定。" 四川久大盐业的运销经理肖阳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我们的食盐不直接卖给市场,只卖给盐业公司。"

    四川久大集团综合办公室主任刘波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久大集团拥有四川自贡、四川遂宁大英、湖北应城三大制盐基地,拥有全国盐行业**的***企业技术中心,是中国规模*大、配套*全的井矿盐生产集团。

    食盐和烟草是目前我国仅剩的两个保持专营体制、按计划统购统销的行业。在食盐体系内,盐业公司是**的经销商,而食盐生产亦由政府特许的生产企业按计划进行。

    本刊记者查询中国盐业总公司官网, 2013~2015年度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已经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食盐专营办法》核发证书公告:98家企业获许可定点生产食盐。久大盐业旗下的四川久大制盐、久大蓬莱盐化、久大(应城盐矿和久大(应城制盐均榜上有名。

    "一直以来,食盐计划的基本流程分五步,但今年有了变化,国家简政放权,由销区直接报计划,国家发改委和中盐来平衡协调,就省了两步。"

    肖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常规的五步包括:

    **步,国家发改委向省市区下达编制下一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通知,其中包括食盐计划;

    第二部,各省市区盐务管理部门和盐业公司负责提出本地方的需求量,产区省份提出食盐的可供量;

    第三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盐总公司对各省市区上报的计划草案进行平衡和协调,提出全国年度食盐调拨计划建议草案;

    第四步,上述草案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下达,由国家发改委向各省市区盐务管理部门、盐业公司和中国盐业总公司下达年度食盐分配调拨指标计划和食盐干线运输计划;

    第五步,各食盐定点企业按照计划生产,各级盐业公司按计划收购、调运和销售。

    食盐暴利疑云

    "加碘盐车间价一吨三百多元,卖给盐业公司一吨五六百元。无碘盐的成本因为省了加碘环节,要便宜六七十元。" 肖阳表示,"我们都按国家规定,大家都差不多。"

    按照国家发改委和各省物价局规定,食盐出厂价为每吨300~500元。但在多数的超市货架上,500g一包的食盐普遍标价1.3元,换算后即每吨2600元。

    据本刊记者了解,市场上食用盐的零售价普遍在2600元/吨,批发价为2200元/吨,大型食品厂可以从省盐业公司以600~700元/吨的价格批发到食用盐,而小型食品厂则必须在当地盐业公司拿货,拿货价近1000元/吨。

    通过专营的食盐,从车间到了市场终端,价格提高了近十倍。相比而言,在已经放开专营、市场化的两碱工业盐市场,每吨为500~600元。

    盐业公司被指专营暴利的声音一直存在。2007年,国家审计署对全国盐行业进行了8个月的审计,结论是"食盐并不存在暴利".

    然而,2008年,海南省盐务局花费公款62.98万元集体旅游;江苏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包括食盐专营处原处长王思静在内8人受贿;以及2009年7月,原广东省盐务局副局长陈琼福因涉嫌贪污受贿接受审判盐业系统爆出的高福利以及腐败问题依然被舆论联系到盐业亦存暴利的话题之上。

    2009年,东方公益法律援助所诉北京盐业垄断暴利。

    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毛晓飞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当时正值《反垄断法》出台,北京法院对这个案子'不予受理',后来不了了之。"

    毛晓飞个人认为盐业公司的垄断净利润达67%.

    这个数据和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行政性垄断的原因、行为与破除》报告中的调查结果较为一致。

    报告说,按食盐管制的垄断价格3000元/吨测算,当前盐业垄断企业销售一吨食盐的不当垄断收益为2218元。

    若按全国每年食盐销量800万吨计算,盐业垄断企业的垄断利润应达177.4亿元。这被指是全国消费者每年为盐业垄断所付出的额外代价。换算起来,相当于平均每个三口之家每年请中盐喝了一杯超大杯的星巴克。

    专家和市民回应迥异

    在北京华联超市食盐货架旁,市民刘小姐显然不介意请中盐喝杯"星巴克".她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一块多一包的食盐就算暴利又怎样呢?可不可以先关注一下通信和石油行业?"

    而大学生张笑拿起购物篮里的矿泉水告诉本刊记者:"一些纯净水的成本可能比食盐还低,有些卖到几十元也没人说暴利,如果有几十元的食盐,我觉得也会有人买。"

    在业内人士肖阳看来,说盐业公司暴利的人都是"不懂行情".

    "从盐产区运盐的费用,再到运送到偏远地区的运费,盐业公司仅运营成本就不少。平时的储备费用、大小包装和防伪标费用都是成本,还有市场管理、补贴老少边穷地区的费用、税收,等等。"他表示,"从采购到分装到配送销售,盐业公司的渠道成本很高。"

    对此,毛晓飞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企业做账都会报高自己的成本,而他们质疑中盐垄断暴利的调查是根据行业平均利润来计算的。

    真相到底是怎样的?毛晓飞认为,"如果法院能受理诉讼,盐业公司就可以对成本进行解释。"

    在质疑者看来,盐业公司的暴利总额虽然不显著,但也因此是垄断行业里薄弱易击破的一环。对该领域的攻破将被寄予"四两拨千斤"的厚望。

    毛晓飞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的改善,上世纪90年代需要全民加碘的环境已经改变。市民应有比现在更多的选择权。"

    被误读的加碘盐新规

    肖阳的观点和政策制定者一致:"加碘是利国利民的政策,无碘盐只适于甲亢类的少数市民。在国民普遍需要补碘的情况下过于推广无碘盐,并不是好事。"

    但随着社会上甲状腺病的检出率上升,一些专家提出国民补碘过量,碘盐致病说。

    2010年,原卫生部下调食盐加碘标准,在坊间一些解读声音中,犹如迟到的纠错,以至于许多人反而因此犹豫,还应不应该继续吃加碘盐。

    国家卫生计生委地方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天津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所研究员阎玉芹教授当年接受《环球科学》采访时称公众对此有误读。他表示,新规中"平均加碘量为20mg~30mg/kg,允许碘盐生产厂家在加碘时上下波动30%"中的"平均"和"浮动"两个关键词,往往被公众忽略,而这恰恰意味着真正的加碘范围是14 mg~39mg/kg.

    对此,国家卫计委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任何一个标准都不可能长期适用。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不断对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对盐加碘浓度适时调整。

    我国*早制定的加碘标准并没有规定加碘量的上限值。1996年,中国食盐的碘含量标准调整为20mg~60mg/kg,2000年根据监测将加碘量下调至20mg~50mg/kg,2012年3月国家新的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开始实施,这些调整都属于正常"微调".

    专营放开何妨

    对于盐业专营支持者来说,确保加碘安全算得上食盐专营的"尚方宝剑".2011年因日本地震引发的抢盐风波安然渡过,亦被用作支持食盐专营的一大佐证。

    但无法回避的是,在产销分离的专营局面下,生产企业无法自主经营,没有权力进入市场,发展呈现小乱散差的格局。

    这些或可借鉴国外盐业的发展经验来寻找有中国特色的模式。

    在美国,六大盐业公司是典型的寡头垄断,与中国产销分离不同,他们实行的是产销合一的体制,企业的纵向一体化程度很高。

    美国也是采用食盐加碘的国家之一,大多数盐矿归私人所有。虽没有专门的盐业政策,但美国食品医药管理局(FDA规定,所有在美国进行人类食品和畜牧食品生产、加工、包装的国内外厂家均必须在FDA进行登记。

    在美国,各种用途的盐都有严格的技术指标,并有专门机构对不同用途的盐指标进行监督检查。

    在日本,自1997年废止了盐业专卖制度以来,至今国有股份的控制全部退出,完全实现了区域市场的内部化。但在市场化之前,日本为了保护本国的盐业企业,实行了5年左右的保护期,如对进口盐征收高额关税。

    在德国,盐业保持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状态,有关盐的系列法规被列入食品法范畴。

    在印度,非碘盐曾一度放开,在出现不良反应后又被禁止出售供人食用,并颁布了禁售令。但在印度并不实行专卖制度,盐的生产、分配、质量和出口受盐业委员会、工业政策与发展部办公室、工商部等机构管理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