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北半球棉花丰产是别人家的盛宴,而中国高品质棉花供给仍无法自给自足。从目前已公布的数据来看,2017年美国棉花种植同比增幅不低于12%;印度增幅至少7%(截止6月中旬,已播种面积同比增长40%);巴西及其它产棉国均有比较显著的增长;中国增幅或在3%-5%,新疆高品质棉花有供应提高空间不大。虽然预计2017/18年度美棉、印度棉、澳棉、西非棉等出口将大幅增长,但受只有89.4万吨1%关税内棉花进口配额的限制,即使国外波涛汹涌,国内市场仍风平浪静。
其二、中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均遭遇印度、越南、印尼、孟加拉国等纺织厂的凶悍冲击。随内外棉花市场背离加深,我国纺织企业的原料成本、人工、税收等大幅高于东南亚各国,不仅纺织品服装出口遭遇围追堵截,连国内50S及以下市场都将都进口棉纱、进口坯布等纷纷攻陷。据调查,2014年以来越南、印度、印尼及中亚各国新上纺纱、织造设备水平大幅提高,C30S及以上纱支的比例明显增大,只要配棉、工人操作熟练程度提高,纱线品质、稳定性与中国大中型纱厂相比差距正快速缩小,一旦大量采购并使用无三丝美棉、澳棉,对国产40、50S纱实现弯道超车并非太难。
其三、不利于中国纺织企业升级换代或东锭西移。从政策导向来看,2017-2019年仍是我国储备棉去库存、减压力期;加上新年度棉花产量,实现80%以上自给自足的意图比较明显(2014/15、2015/16年度我国棉花进口量分别为174.2万吨、96万吨,从目前统计来看,2016/17年度进口量预计105万吨),但从参与储备棉竞拍的企业反馈来看,储备棉颜色级下降非常明显,断裂比强度也只能差强人意,纺40S、JC32S、JC40S等支数棉纱必然掺入一定比例的新疆棉新棉或进口棉,而纺JC50S及以上支数精梳纱则基本不能掺加储备棉或地产棉,直接导致棉花整体供应充足,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格局持续。而增发加工贸易配额或1%关税内配额、滑准税配额,有利于纺企根据订单要求从容配棉、从容核算成本,有力的促进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同时减弱东南亚、孟加拉国、中亚等纱布对国内市场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