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棉花备耕从农时农事上讲,正是购种、备翻育苗床地、上足基肥、准备制钵育苗和落实移栽面积的时候,在农情询访中我们发现,棉区各类种子供应门市柜台,少人问津有无棉种供应及鲜有棉种出样。因为零星型、碎片化、老龄化种植棉花的格局没有改变,农棉打算在自家前朝阳处支个暖棚,育点棉苗也就行了,用不着专备苗床。
此外,由于棉花不再属于主要、主推作物品种,因而在大面积田块以及较大规模土地流转后的安排布局上,没有棉花的种植意向安排。与生产相形凋落的当然还有曾经健全发达的棉花产、供、销等流通行业,在盐城大丰、射阳,南通等地,大批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资产设备、产业用地因多年关停,目前处置亦难,浪费严重,亏损日深,整条产业链的活力不在。
有关人士认为,棉花在传统产区失去生产优势并不是政策上的偏倚,而主要源于市场、自然风险和种植比较效益,业间纵然议论较多,有人婉惜有人点赞,但这一切将仍由市场来调节。今后几年国内棉花生产集中于大西北,总资源量将呈递减局势,当棉花出现供不应求时,内地棉花会重振雄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