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生产:总为浮云能蔽日 难见棉花使人愁
近日,信息员走访了解山东德州、聊城、东营以及荷泽等四个棉区,今年棉花生产情况不容乐观。**,播种面积大幅减少,此言不虚。夏津历有“银夏 津”之称,种棉高峰时期,83万亩耕地,65万亩播种棉花,55万人口中有20万人从事棉花生产经营。如今,走进夏津,曾经的大片棉田已变成了一望无际的 玉米。当地棉农介绍,近年,当地棉花以每年25%左右的速度递减,2014年播种面积已不足20万亩,“银夏津”之称已名不符实。其次,产量、质量只是马 马虎虎。由于天气原因,今年山东全省大部棉花产量预计基本与去年持平,荷泽等地或略增5%左右。聊城某种棉大户介绍,今年山东略显旱情,气温波动较大,尤 其进入9月之后,阴天多、光照少,对棉花裂桃吐絮不利。预计单产在450-470斤/亩,这与高产年份的500-520元/亩差距较大。至于质量,多数棉 农反映仍难超去年情况,尤其是棉农采摘、晾晒、运输方式未有改变,预计“三丝”、“混等混级”等问题今年仍难有大的改观。再次,棉农陷入尴尬。截至15 日,山东各产区棉农可谓动作迟缓,尤其一些“老棉花”、“大户”基本没有动作。其提出三个疑问:**,新年度已开始,细则为何仍不公布;第二,今年对内地 “大户”有没有补贴?第三,现在很多轧花厂打算退市,经纪人也不敢收,今年棉花将卖给谁?棉农反映,此三问是目前大家*关心的。对这三个问题没有一个权威 的答复,今年
棉花收购:如此静默,是待机而动还是无言的转身?
截至15日,山东轧花厂经过了一阵“嘈杂”的试收、试轧之后,收购加工市场重新归于平静。 13日-14日,信息员走进夏津县,昔日繁荣的棉花市场,留下潮退后的杂乱和清冷。轧花厂不是大门紧闭,就是门前冷落。一位当地人告诉信息员,别看这个县 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繁华时期涉棉企业450多家,每到棉花上市旺季,这里就是一片“银海”,大家比着开秤收购。今年,却基本见不到开秤的400型轧花 厂,就连200型也不多。 “得有一半的厂子开不了秤。”某轧花厂老板张总说,一是去年多数轧花厂亏损,今年开秤普遍慎重;二是今年山东棉花面积至少减少25%,预计棉花大幅减产, 未来收购“僧多粥少”;三是直补细则仍未公布,不知收购如何进行,想等等看;四是部分轧花厂已赴新疆租赁或包厂收购。此为轧花厂仍然“静默”的原因。那么 200型呢,为何也如何悄然无声。聊城某200型轧花厂负责人说,收储三年,200型厂在生死边缘挣扎三年,基本“见光死”。2014年,临时收储政策 “下架”,似乎200型迎来了春天,但是至今国家政策尚未对200型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是去是留,尚在两可之间。因此,很多200型打算等细则出来之后决 定是走是留。另外,2012-2014年,山东90%以上200型轧花厂没有进行过机器检修,或者他们已卖掉厂房机器改做别的生意,即使政策“准入”,一 时半会也不能入市。
综上,今年棉市开局“蹒跚”,有政策因素也有市场因素。各主体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平心静气、小心翼翼迎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