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来,中国的纺织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历经风雨洗礼,今日依旧没能见到彩虹,中美贸易磋商未果、输欧配额不尽如人意……一连串的经营风险使中国的纺织企业每走一步都谨慎有加。
主动配额制:想说爱你不容易
7月20日国家商务部制定的《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暂行)》开始实行,国家商务部日前又下达了《输欧盟十类纺织品2005年度**次分配全国各经营者可申请数量》,这两次大的出口管理办法的调整,意味着我国对纺织品出口将逐渐实施主动配额制度。
主动配额制度的登场给纺织企业带来了些许无奈,这种无奈主要来自于配额的数量,本次出口欧盟的申请数量是以2004年6月1日至2005年5月31日期间我国海关十位商品编码数据为准,而由于去年企业出口纺织品数量还受配额的限制,许多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如今能分配到的配额就少之又少,有的甚至只有几公斤。
山东兰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牛汝涛认为,国家实行主动配额管理属于无奈之举,完全可以理解。国内纺织品的大量出口过早地使用完了出口配额总量,但由于宣传不到位,许多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能对整体的配额输出量有一个清楚的数据,在配额不足的情况下还继续不断生产和出口,这将直接导致国内企业出口的产品积压在进口国的港口而无法进入市场,国家实行主动配额管理有助于企业及时、准确地了解出口配额的使用数量,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
浙江杭州柯力达纺织装饰织造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争取到的配额量比较少,企业如果还想继续做欧盟的生意,只好将一部分利润让给外贸公司。牛汝涛也表示,一些中小企业因为所获得的配额数量少根本无法形成出口批量。
牛汝涛认为,主动配额制度的实施很难避免炒配额现象的发生,这种苗头不是现在才出现,而是在几年前就已经有了。山东智德纺织有限公司进出口公司经理李风钢也同样认为,在今后的纺织品出口中企业间炒配额是不可避免的。
在采访中,业内人士都认为,主动配额的实施将导致中国纺织企业之间进行一次大洗牌,*终形成“优胜劣汰”,很多低层次的小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同时也会崛起一批产品技术含量高的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牛汝涛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有一些小的企业出现关、转、停现象。他认为,由于没有资源,广东等地区的部分纺织企业可能会**抵不住主动配额管理的压力而被迫出局。
无论主动配额管理在现阶段对行业形成什么样的震荡,相对以前的无序和混乱,实行主动配额将带来一个有序、规范的贸易环境,这是毋庸置疑的。
中美贸易谈判:美好未来飘渺难定
6月17日,中美就纺织品贸易问题举行了**次正式磋商;7月8日,中美又在北京举行了纺织品问题第二轮磋商,就美国对华设限的7种纺织品的设限依据和水平、增长率和管理合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但两次磋商都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态度依旧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那么,中美纺织品贸易磋商将向什么方向发展,双方的磋商*终会以什么样的结果收场,业内人士看法不一。
李风钢认为,中美针对纺织品贸易的磋商,结果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差。而牛汝涛则认为,中美磋商近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可能性非常小,虽然我国可以把不进口美国棉花和粮食或者增加美国这两种商品的进口关税的手段作为谈判的筹码,但由于我国是棉花和粮食需求大国,均衡更多方面考虑,出不进口美国棉花这张“牌”还需谨慎考虑,至于会不会是这样的结果现在还不能下结论。他表示,作为企业还是希望国家能采取更好的办法来解决与美国的贸易摩擦。
因为中美谈判结果的不确定性,现在,国外客户和国内企业在下单、接单上比以前犹疑许多,而本应属于中国企业的订单正逐渐流向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地。“我国从事对美纺织品出口贸易的企业有上万家,美方接连不断的‘特保’或多或少会殃及企业的产品出口。”一纺企负责人告诉记者。
中美纺织品贸易磋商*终会以什么样的结果收场,直接关乎到我国纺织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和发展空间,在中美第二轮谈判进行前,有业内人士期望以“中欧模式”来解决中美贸易争端,但随着第二轮谈判的结束这一期望已经变得飘渺。
寻求新的解决途径成了业内当务之急,相信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不希望贸易战发生,否则只能是两败俱伤。
中美谈判未果,输欧配额不尽如人意,纺织企业在国际市场面临的压力在这个夏天显得尤为突出,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贸易困难,中国纺织品凭借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配额数量,依旧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棉花导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