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关于台风“海棠”的消息被人们普遍关注,据国家防总通报,至7月20日8点,台风“海棠”已经减弱为热带低气压,气象部门已停止编报。
“海棠”破坏力较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台风恰逢天文大潮期。虽然台风“海棠”的强势阶段已经接近尾声,但它会给所经过的产棉区棉花的生殖生长带来什么样的后续影响,广大棉农在台风过后应该在棉花种植管理上注意些什么问题?近日,记者针对有关问题采访了中国农科院棉花所栽培室主任毛树春。久旱逢“海棠”是喜不是灾
这次台风“海棠”的登陆,对福建、江西、安徽、河南等地的气候造成了很大影响,很多地方出现降雨或强降雨天气。
毛树春认为,“海棠”的到来对所经过的棉区来说是好事情,正所谓久旱逢甘霖,有助于棉花的生殖生长。他进一步解释说,近期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部分地区旱情发展,尤其是华北地区旱情严重,棉花等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江南大部和华南部分地区出现3—10天日*高气温高于35℃的高温天气,日照为80—100小时,其中江南大部7月上旬基本无雨,旱情发展,棉花花蕾发育受到影响。此次“海棠”的到来带来雨水,有效缓解了棉区旱情,“海棠”所产生的正面效应要远远大于负面效应,棉农不必太担心。喜中有忧谨慎对待
在种植棉花的过程中,每次大的雨季过后几乎都会引发棉花病虫害的发生,那么此次台风“海棠”带来的降雨天气过后,棉花病虫害是不是也将发生?
毛树春认为,降雨天气使温度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如果再碰上连阴雨天气,枯、黄萎病就会借势大暴发,棉花的生殖生长就会遇到大问题。枯、黄萎病是棉花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被称为棉花的两大“癌症”,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产棉国并造成严重危害。他介绍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棉花枯萎病在我国严重危害,90年代以来,棉花黄萎病已遍及我国各主产棉区,重病棉田的病株率常高达80%以上,1993年、1995年、2002年、2003年黄萎病连续大发生,其中1993年全国棉花黄萎病灾害面积达4000万亩,损失皮棉1亿公斤,尤其是北方棉区有不少棉田出现成片病株落叶成光秆,随后连续流行大发生,北方不少棉田6月底、7月初出现棉株落叶枯死现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毛树春提醒广大棉农要在台风过后尽快防治枯、黄萎病的发生。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枯萎立克对枯黄萎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相对防效平均达到64.1%,具体用法如下:“两萎病 ”棉田, 在棉花发病之前用100克枯萎立克兑水40—50公斤叶子喷雾,预防“两萎病”的发生,然后用500倍的药液对病株进行灌根防治,每株用药100毫升。病害不可轻视防治要对症
毛树春提醒棉农,必须及时疏通沟渠,排除积水,增施钾肥,同时还要施好花铃肥和喷施助壮素,防止棉花脱力早衰。而目前有机肥的施用对于长江流域棉区来说还可以,黄河流域棉区有些晚了。
经过降雨的棉田,棉叶上沾满了泥浆,要逐片清洗,保持叶面清洁,以促进光合作用。毛树春在相关的棉花枯黄萎病防治的资料中,叙述了详细的防治方法。排水和中耕培土应作为主要的措施来抓,要抓紧开好“三沟”,畦沟、腰沟、围沟要沟沟相通。以排除明水和暗水,降低湿度促进根系发育。同时要抓紧中耕培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降低湿度,减少无效养分的消耗,促进根系的下扎。
气温在23—28℃枯萎病会形成发病高峰,而黄萎病遇夏季多雨时发病更严重。在枯、黄萎病大发生之前,棉农可以用14%枯黄基因素或棉花三清喷雾防治,间隔5—7天,连喷2—3遍,可有效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盛发流行。
另外,有些地方的洪水暴发会带来大量病菌,棉花要抓好第三代棉铃虫的防治工作。棉铃虫可以采取杨枝诱杀,喷缩节胺调节棉株生育,以减少棉铃虫的落卵量。三、四代棉铃虫采取化学防治。
台风“海棠”的到来,带来了降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棉区旱情,但也可能会带来病虫害的暴发,广大棉农在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中,千万不能忽视棉花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