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栽培技术:
1、菌株选择:目前生产上使用的菌株很多,我省目前用的日本小平菇品种是较为理想的品种。
2、培养基配方:袖珍菇菌丝生活力*强,适宜生长的基质很多,稻草、麦秸、棉壳、杂木屑等均可作栽培原料。保持一定的碳氮比(20-30:1)以防菌丝徒长。我所采用的配方:棉子壳50%,木屑30%,麸皮15%、玉米粉3%,糖1%,碳酸钙1%,磷酸二氢钾0.3%。
3、栽培季节:由于每潮菇子实体生长阶段短,营养消耗相对少,而转潮次数多,因此整个栽培周期却拉得很长,*短要6个月,气温低的地区*长可达到10个月,为了充分利用培养料的养分,发菌温度不能超过 25℃,具体应根据不同菌株及各地气温条件,以及生产规模合理安排。
4、栽培场所:可采用室内床架栽培和室外阴棚栽培,室内床架栽培可参照金针菇栽培摆放方式,室外阴棚栽培可采用叠墙栽培或畦床栽培方法。场地要求地势高,用水、排水方便,坐北朝南,远离污染源。尽量创造一个有利于菌丝生长而不利病菌生长的生态条件。
5、栽培方法:采用熟料袋栽方式,可缩短转潮期,熟料栽培,原料经高温灭菌,纤维素、木质素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有利于菌丝体分解吸收利用。
6、装袋灭菌:按配方称取原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装袋规格为 17X33聚丙稀袋,装干料300-400克左右,装锅蒸气灭菌,当天装袋当天灭菌。一般温度上升到100℃稳定后继续保温14-16小时,出锅冷却到28℃以下时即乘热接菌,按照接菌操作要求进行接菌,接菌后置于培养室25℃环境发菌,避光培养。
7、出菇管理:辩证地指为合适的温度、湿度、光线及通气等条件的诱导下,袖珍菇栽培袋菌丝长满袋后,在发菌室再置7天左右,达到生理成熟时可移入出菇房,一般叠5-6袋呈墙式分列床架上栽培管理,菇房温度低于15℃时,菇蕾难以形成,高于30℃,要加厚遮阳物,采取通风降温措施;也可采取地面浇水,空中喷雾,但避免向袋内喷水,否则菇蕾易变黄死亡。菇房喷水给予适当的通风换气,以无胸闷感为宜。
①原基分化阶段:在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和每潮菇采后的养菌期,拉大温差,把环境温度降低到5-10℃时,并给予适量的散射光线,促料面菌丝倒伏,充分扭结分化大量子实体原期。
②菇蕾形成阶段:栽培场所要尽量减少温、湿度差,气温要尽量控制在18--24℃,空气湿度稳定在85%-90%,每天喷水3-5次,发现料面有积水,要及时用海绵吸干或倒掉。
③子实体生长阶段:当菇蕾长到山枣大小时,空气湿度可在75%-95%间波动,在此范
围内温、湿度越大,子实体长得越肥厚、敦实。阳畦栽培的,白天的把通风口支高5cm,晚间支高lO-15cm,室内栽培的,夜间打开门窗,通风口,白天关闭一部分门窗、通风口,造成栽培场所内白天温、湿度高,夜间温、湿度低。
二、病虫害的防治:
1、菌袋培养阶段,常见的杂菌有木霉、青霉、毛霉和链孢霉等。发现时可用0.5-0.7cm的木棍或铁棍,在污染的菌袋四周扎5-7cm深的孔,然后把菌袋按原来形式排起,在外界环境条件适合时,经3-5天的培养,正常菌丝才开始吃料,再过10-15天,菌袋发满变成洁白。
2、子实体生长阶段主要是粘菌,发现后要将粘菌栽培袋处理掉,同时加强对菇房的通风。
3、子实体生长阶段害虫主要有蛞蝓、蜗牛、菇蝇和蚤蝇,可用25%杀灭菊酯稀释1000倍进行防治。在用药物防治害虫,要特别注意不能将农药喷到菇体上,故应在未出菇前或采菇后用药。
三、采收加工:产品主要是外销出口,对质量要求很严,一般菇的菇盖不能超过2cm,因此在于实体刚刚形成,而未进入快速生长之前就要采收。同时必须即时分批采收,力争提高一级菇的产品。采完一潮后及时清理料面,作好转潮准备,一般可采6潮菇以上,总生物学效率可达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