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律的深刻变革影响计量工作格局,面对计量检定、测试、校准市场的日益繁荣,计量技术机构必须以提高技术保障能力为着力点,在队伍素质、设施装备水平、科研能力、项目建设、服务水平、质保体系、信息化建设、廉政建设、运行机制等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方面大胆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1.更新观念,加强思维聚合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自觉从思想认识、计量实践中摈弃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发展的做法、影响发展的体制,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民生计量为抓手、以客户为关注焦点、以求真务实为根本等观念,强化质量意识、诚信意识、服务意识,采取挖潜、开拓、管理、服务、合作、研发等方式,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打牢提高工作有效性的技术基础。
2.不断提高技能素质,着力推进“人才强检”战略
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是计量检测水平及能力的重要标志,要把人才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从体制机制、思维理念、管理模式、运作方法等各方面积*探索,切实做到谋划发展时考虑人才保证,研究政策时考虑人才导向,制定计划时考虑人才需求,部署工作时考虑人才措施,以技术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取信于社会。建立技术人员考试、培训和管理机制,按照注册计量师制度,采用岗前培训、脱岗培训和定期考核的办法,逐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建立以业绩为主,综合德、廉、能力要素等的科学评价机制,把群众意见作为考核评价人才的重要尺度,不断提升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加大各类学习培训力度,实践摸索一套能*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性、挖掘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造性的工作运行机制,并建立长效学习机制,锤炼适应发展所需人才队伍,制定分级分类人员教育培训计划, 把个人学历、执业与任职资格同从业任职、竞争上岗结合起来,提倡一专多能,加快培养既掌握计量技术理论,又掌握先进计量技能,并且能够在企业生产一线解决计量检测技术和工艺难题,开展技术创新的高技能专业技术队伍,不断在实践中促进人员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全面提高技术队伍的整体能力水平。建立技术人才引进、吸收、选拔和使用机制,不断优化技术人员年龄、学历和专业类别,有效提高技术服务效能。
3.完善技术保障体系,拓展计量检测能力
强化自主创新,与高校及科研单位合作,加强实验室建设,提升各种发展要素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等,走科技兴检之路。通过走访地方有关领导、部门、行业和企业,找准政府工作的重点、经济发展的热点、企业发展的难点、质监工作的弱点, 确定有效服务项目,并以项目建设为风向标,拓展检测地域、行业和项目范围,做到项目布局与经济结构和主导产业相适应,设备水平与辐射能力相适应, 如县级技术机构立足当地,以量值传递和校准为重点,为涉及农产品、食品、普通建材等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整合社会资源,采取“联”、“组”、“新”、“扩”、“股”的方式“借船出海”, 朝融资市场化、功能多元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争取上规模、上水平、创品牌。提升内部管理能力水平,加快软、硬件建设,更新管理理念,形成内部涵盖质量管理、行政管理两大体系的一个完整闭环。
4.面向市场,深入推进内部改革
以能力建设为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握基本定位和市场脉搏,不断提高工作活力、技术实力、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创新技术队伍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岗位竞争机制、分配激励机制和事业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激发内部活力;应对市场,打破实验室界限,合理配置岗位人员,及早介入第三方公正计量服务;大力推进以领导责任与利益制衡、多层次激励与约束机制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改革,把利益分配与劳动绩效、工作质量、技术含量等结合起来,探索研究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办法;开展实验室认可,提升基础条件,做好占领市场的技术准备。强化诚信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理念, 大力推行“一站式”、“协议式”、上门取样和负责送达检验报告等服务,开展客户满意度评价;主动参与新建、改建重点项目的论证、引进和建设,大力推行计量检测进企业、进厂矿、进市场、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不断营造全民大计量氛围,为企业工艺控制、社会节能降耗、产品提高质量、个人安居乐业等方面提供计量法律支持和技术支撑。
5.提高协调能力,优化发展环境
发挥上下左右的积*性,积*争取社会各层面对计量的关心、重视, 争取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使质监工作与计量技术服务并行, 如计量合格确认和“C”标志的推行要与生产许可证、食品市场准入相结合; 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工作要与**、实施**战略相结合等。又如对热量表的检定,受检率一直较低,主要原因出在行政部门间的监督协调上。此外,要善于利用各类宣传阵地“造势”,提高全民特别是各级政府领导、各位企业家对计量的认知度, 为开展技术服务创造良好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