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我国装备“走出去”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在此过程中,离不开设备监理的保驾护航。
记者从今天在京召开的“2015年设备工程监理国际合作论坛”上获悉,截至2015年6月,全国现有设备监理企业413家,其中有32家企业已先后承接了国外核电、火电、水电、矿山、钢铁、有色、石油、建材、船舶、港口、化工、铁路等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119个项目,项目遍及五大洲,涉及50个国家和地区。
由中国设备监理协会联合国内外相关机构共同主办的本次论坛,以“新常态新机遇新发展”为主题,重点探讨了“一带一路”战略中设备监理机遇与挑战、技术与实践、合作与发展等议题。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吴清海在致辞中指出,目前,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发展进入新常态。为适应新常态、**新常态,中国政府近期密集出台了多项重大经济运行、行业发展的战略和指导意见。
比如,2015年3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2015年5月,先是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随后又印发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推进中国重大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步伐,实现与有关国家的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
吴清海强调,所有这些都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希望中国设备监理企业在新常态下,要立足国内外两个市场,发挥好专业服务与管理的优势,更好地为业主和承包商把好重大设备质量安全和效益关。
中国设备监理协会秘书长江华指出,设备监理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技术管理保障和支持,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重大装备设计、制造等全过程监理,为中国装备走向世界发挥了保驾护航作用。
江华建议,设备监理企业在服务中国装备走出去方面,要进一步促进标准接轨,防范工程风险;要避免恶性竞争,形成竞争合力;要与装备制造业合力共赢,共同保障重大设备及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要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装备“走出去”等战略契机,积*参与国际合作,树立中国设备监理形象,塑造中国设备监理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