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硝酸具有强腐蚀性和强氧化性,样品前处理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时应按规定佩戴防护器具,避免接触皮肤和衣物。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工业废水中总铟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废水中总铟的测定。
当进样体积为 20μL 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 2μg/L,测定下限为 8μg/L。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 91.1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 677 水质 金属总量的消解 硝酸消解法
3 术语和定义
总铟 total indium
指未经过滤的样品经消解后所测定的铟。
4 方法原理
样品经消解后注入石墨炉原子化器中,经干燥、灰化和原子化,形成铟基态原子蒸汽,对铟空心阴*灯或其他光源发射的特征谱线产生选择性吸收。在一定范围内其吸光度与铟的质量浓度成正比。
5 干扰及消除
5.1 低于 10 mg/L 的 Ag、Al、As、B、Ba、Be、Bi、Cd、Co、Cr、Cu、Mn、Mo、Ni、Pb、Se、Sr、Ti、Tl、V、Zn,低于 500 mg/L 的 K、Na、Mg、Ca、Fe 和低于 10000 mg/L 的氯离子对测定结果无显著影响。
5.2 当样品基体干扰严重时,可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测定,参见附录 A。
6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6.1 硝酸:ρ(HNO3)=1.42 g/ml,优级纯。
6.2 硝酸钯[Pd2·2H2O]:优级纯。
6.3 硝酸镁[Mg2·6H2O]:优级纯。
6.4 铟:光谱纯,质量分数≥99.99%。
6.5 硝酸溶液:1+1,用硝酸(6.1)配制。
6.6 硝酸溶液:1+99,用硝酸(6.1)配制。
6.7 基体改进剂:硝酸钯-硝酸镁混合溶液
称取 0.26 g(精确至 0.01 g)硝酸钯(6.2),加入 2 ml 硝酸(6.1)和少量实验用水溶解。称取 0.11g(精确至 0.01 g)硝酸镁(6.3),用少量实验用水溶解,将两种溶液混合,用实验用水定容至 100 ml。也可使用市售溶液。
6.8 铟标准贮备液:ρ(In)=100 mg/L。
准确称取 0.1 g(精确至 0.0001 g)铟(6.4),用 50 ml 硝酸溶液(6.5)加热溶解,冷却后转移至 1000 ml 容量瓶中,用实验用水定容至标线,摇匀。转入聚乙烯瓶中贮存,4 ℃以下冷藏保存。也可使用市售有证标准溶液。
6.9 铟标准中间液:ρ(In)=10.0 mg/L
移取 10.00 ml 铟标准贮备液(6.8)于 100 ml 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6.6)定容至标线,摇匀。转入聚乙烯瓶中,4 ℃以下冷藏可保存 6 个月。
6.10 铟标准使用液:ρ(In)=500μg/L
移取 5.00 ml 铟标准中间液(6.9)于 100 ml 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6.6)定容至标线,摇匀。临用现配。
6.11 氩气:纯度≥99.999%。
6.12 水系微孔滤膜:0.45μm 孔径。
7 仪器和设备
7.1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具有背景校正功能。
7.2 铟空心阴*灯或其他光源。
7.3 温控电热板:具有温控功能。
7.4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8 样品
8.1 样品的采集
按照 HJ 91.1 的相关规定执行。
8.2 样品的保存
样品采集后立即加入适量硝酸(6.1)使硝酸含量达到 1%,强碱性样品可增加酸量至pH≤2,储存于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中,1 个月内测定。
8.3 试样的制备
量取 50.0ml 混合均匀的水样(8.2)于 150ml 玻璃烧杯中,加入 2ml 硝酸(6.1),置于温控电热板(7.3)上,盖上表面皿,保持溶液温度 95±5℃,不沸腾加热回流 30min,移去表面皿,蒸发至近干。取下冷却,反复进行这一过程,直至试样溶液颜色变浅或稳定不变。冷却后,加入 1 ml 硝酸溶液(6.5)溶解沉淀,用实验用水淋洗烧杯内壁和表面皿至少 3 次, 全量移入 50 ml 容量瓶中,用实验用水定容至标线,摇匀待测。如果试样中有不溶颗粒,可静置、离心或用水系微孔滤膜(6.12)过滤,取澄清液贮存于聚乙烯瓶中。
注:总铟试样的电热板消解也可按照 HJ 677 执行。
8.4 空白试样的制备
以同批次实验用水代替样品,按照与试样制备相同步骤进行空白试样的制备。
9 分析步骤
9.1 参考测量条件
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调节仪器至佳工作状态,参考测量条件见表 1。
表 1 参考测量条件
光源 | 铟空心阴*灯 |
测定波长(nm) | 325.6、303.9 |
灯电流(mA) | 15 |
通带宽度(nm) | 0.7 |
干燥温度(℃)/干燥时间(s) | 110~140/70 |
灰化温度(℃)/灰化时间(s) | 1200/20 |
原子化温度(℃)/原子化时间(s) | 2100/3 |
清除温度(℃)/清除时间(s) | 2450/3 |
氩气流速(ml/min) | 250 |
基体改进剂(μl) | 5 |
进样体积(μl) | 20 |
注:如果使用纵向加热方式的仪器进行测定,可将原子化和清除温度升高 200 ℃~400 ℃。 |
9.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移取 0、0.50、1.00、2.00、3.00、4.00、5.00 ml 铟标准使用液(6.10)于 50 ml 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6.6)定容至标线,摇匀。标准系列浓度分别为 0.0、5.0、10.0、20.0、30.0、40.0、50.0 μg/L。按照参考测量条件(9.1),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向石墨管内加入20 μl 标准溶液和 5 μl 基体改进剂,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铟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9.3 试样的测定
将制备好的试样(8.3),按照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的测量条件(9.1)和操作步骤(9.2) 进行测定。如果测定结果超出标准曲线范围,应将试样用硝酸溶液(6.6)稀释后重新测定。稀释倍数记作D。
9.4 空白试验
将制备好的空白试样(8.4),按照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的测量条件(9.1)和操作步骤(9.2)进行测定。
10 结果计算与表示
10.1 结果计算
样品中总铟的质量浓度 ρ 按下式计算:
ρ = ρ1× D
式中:
ρ —— 样品中总铟的质量浓度,μg/L;
ρ1—— 由标准曲线查得试样中铟的质量浓度,μg/L;
D—— 试样稀释倍数;
10.2 结果表示
当测定结果小于 100 μg/L 时,保留至整数位;测定结果大于或等于 100 μg/L 时,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1 精密度和准确度
11.1 精密度
六家实验室分别对低、中、高三种不同浓度的统一工业废水样品进行了 6 次重复测定, 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6.7%~13.0%、4.3%~7.4%和 2.8%~5.8%;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7.7%、5.9%和 4.6%;重复性限分别为 2.6 μg/L、2.8 μg/L 和 3.1 μg/L;再现性限分别 3.2 μg/L、3.7 μg/L 和 4.1 μg/L。
11.2 准确度
六家实验室分别对三种浓度工业废水统一样品进行加标回收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4%~119%、79.6%~101%和87.3%~107%;加标回收率终值分别为 107%±15.0%、91.6%±17.0%和 97.0%±16.2%。
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2.1 每批样品至少测定 1 个空白试样,其测定结果应低于方法检出限。
12.2 每批样品分析应绘制标准曲线,标准曲线至少包含 6 个浓度点(含零点),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应不小于 0.995。每测定 10 个样品应进行标准曲线中间浓度点的核查,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 10%,否则,应重新绘制标准曲线。
12.3 每批样品至少测定 10%的平行双样,样品数量少于 10 时,应至少测定 1 个平行双样。
平行双样测定的相对偏差应不大于 20%。
12.4 每批样品至少测定 10%的基体加标样品,样品数量少于 10 时,应至少测定 1 个基体加标样品,加标回收率应在 70%~130%之间。
13 废物处理
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应置于密闭容器中收集和保管,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14 注意事项
高浓度样品测量后,石墨管增加空烧次数以消除记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