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自用或者送人。
在高品质茶叶的产地买茶就能“高枕无忧”吗?上周,记者前往 西湖风景名胜区的“茶乡**村”—— 龙井村进行暗访,看到、听到、也经历了其中的重重“套路”。
套路1
被带去假的“龙井村”
走进龙井村,主干道两旁的人家纷纷挂着出售茶叶的招牌,其中又以“狮峰龙井”的招牌*为醒目,还有些人家在门口摆了炒茶锅,茶农一边炒茶一边招揽顾客。
一名茶农在马路上截住了记者,并热情地把记者领进了她家。随后,她拿出了一袋茶叶开始推销,还滔滔不绝地介绍起狮峰龙井和普通龙井的区别。在与该茶农的交谈中,记者也得知了有这样一种鱼目混珠的套路,能把几百元一斤的普通龙井卖到几千元。
“因为龙井村的名气大,所以有些人也开始借这名气忽悠人。前几年,有个游客想来我们这边买茶叶,结果还没到龙井村就被人家忽悠走了,被带到了九溪那边,买了那个骗子好几斤茶叶,还一直以为是正宗的狮峰龙井。第二年他又来杭州买茶叶,才发现自己当时去的地方根本就不是龙井村。”据该茶农介绍,有些不法商贩会在九溪景区附近的茶园边上租下当地农户的房子,然后在大路上冒充龙井村村民招揽过路的游客,把游客带到“假龙井村”后,他们会告诉游客,“这就是我家的房子,后面那片就是我家的茶园,种的都是上好的狮峰龙井。你们买点刚炒好的茶叶吧!”而实际上,他们口中所谓的狮峰龙井大多价格非常便宜,往往都是浙江其他产区的龙井冒充的,人生地不熟的游客就这样被“套路”了。
套路2
陈茶冒充新茶高价出售
沿着龙井村主要的几条道路,记者来来回回走了几趟,暗访了不少出售茶叶的农户。令记者感到惊讶的是,各茶农对自家茶叶的报价,都是一家一个样。同样说是明前茶,有茶农报价3000一斤,也有茶农只要2200一斤,还有的只要1800一斤。
在离炒茶中心不远的路口,一位老阿姨拉住记者并把记者带到了其位于山腰上的住处。面对她从屋里拿出来的两袋茶叶,记者开始研究起来。
“这袋颜色浅一点的是新茶吧?怎么卖?”
“你那袋就是今年新上的明前龙井。价格的话我这里比别人家要便宜,你如果真心要买就2800元一斤吧。”
“刚刚路口有几家叫价1800-2200元一斤,后来说可以便宜到1200元一斤,你卖的可比他们贵多了!”
“他们都是这样卖的吗?这个价格其实我也不是很了解,我只是听说前几天那边有一户卖了5000元一斤,还想着我的价格很便宜了呢。”
一番对话后,老阿姨*后表示愿意以1100元一斤的价格出售。“明前狮峰龙井不是都很贵吗?听说至少要三五千元一斤,为什么你们这几家这么便宜,会不会不正宗?或者不是新茶?”记者提出质疑。“怎么会不正宗,这个茶叶就是前几天刚从后面茶园采下来炒好的,肯定是正宗的新茶。”老阿姨说。
业内人士指出,如今龙井市场上各种新茶资讯、挑选“秘诀”层出不穷,事实上,买到的茶叶是否物有所值并不能“一竿子打死”,即使是茶农家的“农夫茶”,喝了觉得不错后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买下,性价比也着实不低。毕竟“好茶不一定早,早茶也不一定就好”,相关因素还有很多,包括气候、品种、炒茶工艺等,“比如今年西湖区天气还不错,富阳那边就已经出现霜冻了,就会有一定影响。又比如大家都推崇明前茶,觉得3月20日前后采摘的总是*好的,其实也不完全正确,老茶客都知道*好的品种叫‘群体种’,虽然外形不如龙井43,但味道更香、更好。”而如今的茶叶市场上乱象的确存在,关键还是要自己品茶、懂茶,才能衡量购买的价格和品质是否匹配,“如果真要说产自明前的狮峰龙井,且品质较好的话,每斤价格普遍要在3000元以上。”
记者在暗访过程中,也不时用千元就能买到新上春茶的例子向茶农、茶馆主人征询意见,得到的绝大部分回应均为“这个我们不好说的”。“毕竟都在一个村子里,不太好讲人家不好的话。”谈到此处,一名茶农的声音放轻了不少,“也不能说就一定不是新茶,可能是今年刚采的,但这茶不一定是狮峰的,或者说,不一定是西湖龙井,甚至龙井茶。”根据目前的标准,只有在西湖区生产的茶叶方能被称为“西湖龙井”,而其中一级产区和二级产区的价格又相差颇大,比如今年企业向茶农收购狮峰龙井的“头道茶”,根据品质不同有的价格可以涨至3500元以上,而在龙坞等其他产区收购的同期成品茶,价格直接“腰斩”,可能只有1500-1800元。
而另一种可能,则是茶叶的确是产自西湖区、一级产区的茶叶,但时间上可能存在“猫腻”。记者了解到,由于在龙井村采访时恰逢春分节气,距离清明尚有一段时间,此时已产出的新茶均为比“明前茶”更稀有的“春分茶”,叶片*嫩,清香更甚,价格自然也会水涨船高。“所以有可能是去年的陈茶,今年再拿出来翻炒一下让香气出来。总的来说,现在这时候,要真是*好的茶叶,卖给茶叶企业也**不止1000元一斤的,不会低价卖给游客的。”该茶农分析。
套路3
三种茶叶商标“任你挑”
“那就这种来3两?要几盒?来,你过来看一下秤,分量总归要确认好的。”两名来自广东的游客选好了一斤3000元的“头道茶”,茶农老徐带着他们去称重,“喏,150克,再给你多加一点。”装袋、封口,老徐又挑出了一个白底蓝纹、写着“狮峰龙井”的铁罐,将茶袋装入,盖上了盖子,“再给你贴个‘商标’,你看看喜欢哪个!”
记者注意到,电子秤旁放着三种款式不同的不干胶标签,有的是“2018新茶”,有的是“色翠、香郁、味甘、形美”的“新茶”,有的是“2018明前龙井”。这些标签是从哪里来的,正规吗?对此,老徐表示是“村里、街道发的”,而数量则是根据每家每户茶园的大小大致估算产生。
记者在淘宝上搜索“龙井 商标”的关键词,结果显示有大量印刷、包装网店出售类似标签,0.25元就能买到一张12个带有“西湖龙井”字样的不干胶,且可根据实际需求修改设计图稿,第二天即可发货,其规范性和权威性都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事实上,早在2001年,杭州市政府就推出了“龙井茶防伪标识及其保真系统”,而“西湖龙井”也于2011年6月28日在国家商标局注册成商标,其商标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人为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协会同时还承担了西湖龙井茶防伪标识的发放、“西湖龙井茶专卖店”的开办和管理等工作。记者在协会官方网站“证明商标”一栏中找到了商标使用的管理规则、申报办法、申请书等条款,其中对商标使用者的生产区域、茶叶品质、手法工艺都进行了要求,而申请者在申请过程中需要提供茶园标准、年产量、营销店数量等信息,同时需通过西湖龙井质量检验能力、相关街道和农业主管部门的审核等。
然而,每年产业协会与全国各地的茶商打“商标官司”的新闻依然不绝于耳,虽然协会方面可以通过核定种植面积、限量发放的途径控制防伪标识的数量,但没有一套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来确保其使用过程中的规范性。有当地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大家熟悉的“龙头标”甚至已经在市场内部公然流通,“店家有时候只是把商标展示给你看一下,即使把商标贴在包装上的,也有可能是买来的。”
杭州西湖龙井茶核心产业区商会秘书长赵宏权将如今龙井市场上的乱象总结为“三混”。除了不同级别产区的混淆,还有品牌的混杂,“西湖龙井产区只有2万多亩茶园,每年春茶总产量也不过400余吨,但光杭州本地的茶叶企业就有一百多家,部分企业的确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这两种混乱*后就导致了如今茶叶市场上的鱼龙混杂。要说通过某个具体的商标、标准来判断真假好坏,真的很难。”
为了逐步扭转此类乱象,赵宏权自今年年初牵头杭州西湖龙井茶核心产业区商会、杭州市标准化协会及多家茶叶企业共同起草了一份“狮峰龙井茶”的团体标准,对狮峰龙井的品质特征、加工工序规范管理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对可使用该标识的企业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同时也设计了专用标识,并制定了后续抽查检测的相应要求。“*重要的两条,一是成立管理小组,把作为西湖龙井‘金字塔尖’的狮峰龙井的质量分级管理好,二是后续的抽查追溯。如果只是以目前西湖龙井通过市场监督的方式,很难管住。”
据悉,商会方面已定点委托了来自国家农业部、国家质检中心的两家检测单位,今年春茶大规模上市后,在全国范围内暗访采购,经过统一拆包、标记、编号后,由专家对样品进行品鉴,“与新制定的标准有明显区别的,予以警告处理,如有非指定产区、非手工炒制等以次充好的产品,马上取消标识的使用资格,并进行下架处理。运作成熟后,我们还将继续向‘龙云虎梅’等其他***品牌进行试点推广。”赵宏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