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饿了么”等网络订餐平台频频被曝光,网络订餐平台对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把关不严、食品加工和配送环境卫生隐患重重等问题,让社会对加强网络订餐平台 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昨天,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食品安全法>办法》修法启动会,拟对网络订餐、特别是从事网络订餐的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监管手段进行创新。近期,还将颁布《上海市网络订餐 食品安全 监督 管理办法》,建立网络订餐长效监管机制。
网络订餐平台监管将创新
今年,市食药监局共收到市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21件,从内容上看,网络订餐安全监管、餐厨废弃物监管等议题相对较为集中。目前《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食品安全法> 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修订已被列为2016年度本市地方性法规正式立法项目,预计今年将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目前,“实施办法”正在调研过程中,拟将创新本市食品监管机制和手段,探索对网络订餐、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监管手段、无证食品生产经营行为联合惩戒手段进行立法。
与此同时,市食药监局也认真研究国家食药监总局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对上位法相关制度予以细化落实。
去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 《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证。不过,从央视“3·15”晚会揭露的网络订餐企业的“黑幕”来看,这一环节并没有完全透明化,亟待监管部门介入。
“饿了么事件反映出对于平台监管需要新模式。”参会的市人大代表许丽萍表示,上海对网络平台的规范起步较早,但是问题仍然存在,“网络订餐平台经营者应当在政府的帮助下规范其平台上餐饮店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等有效证件,下一步要探索多方参与监督,完善网络食品安全的长效保障”。
平台数据与市食药监局对接
市食药监局局长阎祖强表示,目前,市食药监局赴大众点评网、饿了么开展新《食品安全法》宣传,多次约谈存在问题的平台,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监测,督促其履行法律义务,截至今年3月底,共清理网上无证餐饮单位3.3万余户次。新《食品安全法》实施以后,已对3家存在违法行为的网络订餐平台实施行政处罚,今年以来又组织对本市4万余户入网餐饮单位资质情况开展清查。上海还鼓励网络订餐平台采集和应用政府许可监管数据,开发数据接口,1.7万余户餐饮单位的监督公示“脸谱”等信息已经上线。
“目前包括饿了么、百度外卖、大众点评在内的5家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已将平台数据与市食药监局进行对接,口碑外卖也在接洽之中。每个平台接入的数据有多有少———截止到目前,大概有1万多家沪上餐饮商户在网站上可以看到对接后的‘脸谱,。”阎祖强透露,接下去,数据的接入将覆盖到上海所有入网餐饮商户,推动更多平台与政府进行对接,在信息量上也将进一步扩容。除了“脸谱”信息和许可信息外,还会在抽检、处罚、日常监管方面进行公示。“此外,今后对于平台上外地商户的管理,将探索建立互联互通机制,以便发现问题后及时督促平台进行整改。”
阎祖强同时透露,正在公示的《上海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增加对于网络订餐平台的信用等级管理的监管机制,包括法律义务责任的履行是否到位,对于社会共治的鼓励措施是否完成等。全国从事网络订餐业务的平台有十多家,未来会有排名和公示。
文汇报记者 祝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