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
奶价下跌:快速发展中奶业危机显现
来自中国奶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奶业总体态势良好,奶牛存栏达1460万头,同比增长1.3%,达到历史*高水平;牛奶产量3725万吨,同比增长5.5%,接近历史*高水平,规模牛场和小区****实现机械化挤奶,整体水平超过90%。2014年国家投资改扩建奶牛养殖场1000个,支持养殖企业进口良种奶牛19万头,优质奶源基地进一步扩大。
在总体形势向好的同时,我国奶价却呈现持续下跌态势。2014年2月,10个主产省区生鲜乳价格为每公斤4.27元,达到历史高位,之后持续下跌,2014年底降至3.79元,导致效益下滑。奶价下跌背后,中国奶业快速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危机逐步显现。
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分析指出,危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奶牛养殖业的危机、乳品加工业的危机,以及牛奶消费的信任危机。
去年以来,山东、河北、内蒙古等地出现奶农大面积“倒奶杀牛”事件,为此,今年1月农业部专门下发《关于协调处理卖奶难稳定奶业生产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农牧部门全力以赴协调处理“卖奶难”。国内奶农卖奶难,而进口乳制品却大幅增长,面对国际低价奶粉的竞争,保障我国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压力加大。
“当前我国奶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奶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奶业发展既面临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挑战,也面临着调结构、转方式,不断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的重大任务。
近年来,国内奶粉市场硝烟弥漫,各个奶粉品牌都在抢占终端资源,大打促销战。多美滋、惠氏等国外品牌长期以来凭借研发基础、悠久的历史以及营销策略等方面的优势占据着我国婴幼儿奶粉的高端市场份额,但随着本土品牌贝因美、伊利等在技术、工艺、质量以及市场策略等方面的日趋成熟,国内奶粉的市场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
去年以来,液态奶进口量也在剧增。今年一季度,全国累计进口液态奶75527吨,同比增长32.8%。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分析,过去一年中出现的“卖奶难”症结**是世界大宗乳制品的价格下降,导致国际奶业整体形势供大于求;其次,世界奶业在波动中走高,而后新西兰奶牛存栏量的逐年增加,导致奶价下降50%以上。我国奶业将长期面临国际廉价乳制品的竞争,发展形势严峻。
专家指出,当前我国民族乳业品牌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奶业发展区域布局不合理,导致“北奶南运”和常温奶市场份额较高;产业竞争力较弱,奶畜品种单一、优质饲草料缺口较大、粪污治理压力大、乳品供需调控能力较弱;产加销不协调发展压力较大,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奶牛养殖风险大、利润低等。
高鸿宾指出,应对这些挑战,应加快奶业转型升级,从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消费等全产业链切入,重点是“两推两调”。“两推”即推进适度规模养殖,推进产业一体化;“两调”即调整草畜结构,调整乳品结构。
实施“新鲜战略”:从全产业链着手加快转型升级
面对行业发展困境,乳品企业应如何调整产品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适应国际竞争?
与会专家建议,应制定我国奶业的“新鲜战略”,建立起国际竞争的天然壁垒,推行“新鲜战略”,打造我国奶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的奶业,机遇和挑战并存,加快奶业升级转型是**的出路。我们要调整乳品结构,大力推广巴氏奶的发展,促进奶牛标准化养殖。”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主任王锋说。
中国奶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刘成果认为,在实现现代牛奶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一体化的过程中,*关键的是实现种植、养殖和加工的“草畜乳全链条一体化”。
消费信心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前些年频发的乳业事件给消费者留下了心理阴影。同时,境内外竞争者又借机炒作,导致广大消费者对国产乳品心存疑虑。面对国外品牌的加速侵蚀,中国奶业如何重获消费者信心?
“安全是让消费者恢复信心的**步,而质量的提升则是中国乳业转型升级的新台阶。”李胜利建议,在奶源的升级上,加工企业直接控制养殖环境和奶源生产是提升产品质量的关键;在加工的升级上,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缩短加工生产间隔,降低生产安全风险。
此外,有专家建议,在当前奶业背景下,要重视行业公益宣传、改变消费观念、提高效率,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努力降低饲料成本等,这些是帮助奶农和乳企渡过难关的有力手段。
(本报记者 李慧 邱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