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 我们追过的“三无
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
□东方今报记者 关寒/文图
【调查】
“三无”食品一直在威胁孩子健康
80后张蕾是一名小学老师,说起自己记忆中的零食,张蕾告诉记者:“上小学的时候,每天上学放学总要在路边的小摊位前浏览一番,*爱吃的就是1毛钱一袋的冰水、辣条、干脆面、糖稀、西瓜泡泡糖。”张蕾说,当年家长和老师都以不卫生为由不允许学生买零食吃,但依旧挡不住零食对学生的诱惑;现在自己当了老师,也开始阻止学生吃校外零食。
在商丘师范学院上大三的小刘,提及小学时放学买零食的场景记忆犹新,“每天放学后*期待的就是学校门口的‘无花果条’、‘南京板鸭’、‘火爆鸡筋’等各种各样的小吃,每个摊位前常常挤满了学生。”小刘告诉记者,“这些零食大多包装简陋,连生产日期和生产批号都没有。”
现在小学门口的小吃和零食较当年品种更加繁多,李大爷的外孙是商丘市凯旋路第二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距离放学还有半小时,校门外已经聚满了接送孩子的车子和各种小吃车,有爆米花、冰淇淋还有麻辣豆腐皮。李大爷每天都会给外孙买零食吃。“每天都要买,不买就闹脾气不走,没办法啊只好顺着他。”李大爷非常无奈,“告诉他不干净,吃了会拉肚子,可是说了也是白说。”
【现状】
“辣条”成学生的“挚爱”
记者在学校附近观察发现,每天放学时,孩子们手里都会有至少一样零食,90%的孩子手中都会有辣条。辣条(又名辣片、麻辣条、辣子条、豆腐皮、麻辣。主要原料为面粉,加以各种调味料、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制成的面制品。辣条出现很早,而且一度成为80后、90后的记忆中的小吃,如今又再次征服了00后、10后。
随着辣条越来越火爆的市场,其生产许可证和卫生环境再次让人怀疑。经由媒体多次曝光,制造商为追求味道,一包辣条里竟然有高达20余种食品添加剂和超量的防腐剂,其生产环境的脏乱差让人瞠目结舌。
国家食药监总局组织抽检的“辣条”产品主要来自中小学周边商店、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辣条”销售较为集中的场所,抽检结果显示部分产品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防腐剂、色素以及菌落总数超标等问题。而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辣条”,并留存购物凭证,特别是不要在无证摊贩购买此类产品。购买时注意查看包装是否完整,包装标示的产品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配料表、“QS”标识等内容是否齐全;同时应注意产品有无油脂酸败气味以及油渍渗出问题,如有此类问题切勿购买。
【提醒】
家长严把孩子饮食关
春夏季交替是儿童腹泻的高发期,多数孩子因饮食不当引起腹泻腹痛。记者来到商丘市中心医院采访了儿科主任黄灏,黄灏告诉记者:“儿童腹泻多集中在学龄前(3岁~7岁,婴幼儿饮食多数由家长亲自负责,年龄再大一些的孩子自己会有判断意识,反而在这个年龄段家长缺少监管,孩子吃了不卫生的零食导致腹泻腹痛发热。而家长缺乏医学常识,习惯性凭自己的经验为孩子判断病情。”
黄灏建议家长为婴幼儿添加辅食时应从精到粗,从少到多,从正规渠道购买有保障的食品。儿童饮食要营养均衡餐后可以加水果,少吃或禁止吃低营养高热量的膨化食品和西式快餐。
■相关链接
食品安全五大要素
世界卫生组织和会员国在宣传食品安全、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的种种好处。
加强食品安全的五大要素是:
(1保持清洁;(2生熟分开;(3所有食物要做熟;(4在安全温度下存放食品;(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