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一段时间以来,在莆田一些主干道边和农贸市场附近甚至一些小区门口,经常会出现一些装着大量蔬菜瓜果的农用车和小卡车,一些商贩就站在车旁叫卖车上的
停靠在大北街的“大篷车”卖西瓜,生意不错
1.价低“秘密” 货从原产地来减少中间环节
昨日上午,记者在下磨市场附近的梅园西路旁看到,一辆售卖无籽西瓜的“大篷车”上,无籽西瓜每公斤只标价1.5元,而据记者此前了解的情况,这种西瓜在各超市的价格一般在1.98元至2.28元之间,该品种西瓜的价格每斤竟然便宜了0.5元至0.8元。
该“大篷车”的车主邵先生告诉记者,他卖的西瓜之所以这么便宜,是因为他的西瓜是他用卡车直接到福州的西瓜批发市场装运来的,由于减少了中间的运费和摊位费等中间费用,每斤瓜的成本至少降低了四成左右,因此比超市便宜了近0.5元,仍然有利可图。
在莆田南门农贸市场位于胜利中街的大门附近,记者也见到了三四辆售卖瓜果的“大篷车”,这里的“大篷车”出售生姜、大蒜和“白富士”西瓜等多种农产品,其中生姜每斤的售价为3.5元,大蒜每斤的售价为2.5元,“白富士”西瓜每斤的售价为1.3元。而仅一步之遥的南门农贸市场的三种同类产品的价格分别在3.9元、4.8元和2元左右,分别比“大篷车”的农产品贵了0.4元至2.3元不等,更令人吃惊的是,在部分超市,大蒜价格甚至高达6.98元,比“大篷车”的蒜头价格整整高出了近两倍。
售卖姜、蒜等农产品的车主祁先生告诉记者,他卖的农产品之所以价格远低于附近的市场和超市,主要是采取了集约化的采购和运输方式,即几名卖家组成一个“采购集团”,一部分人负责用大型卡车从原产地采购货物。
祁先生说,像他卖的生姜就是专车从安徽原产地直接用卡车运来的,大蒜也是从山东的农民手中直接收来的,这样一来不但保证了产品的价格优势,而且能在*短时间内运达莆田,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
2.市场调查 市民买时开心买后有些担心
“大篷车”蔬果的价格优势,的确引来许多莆田市民购买,但他们在购买这些农产品时,总觉得没有那么放心。一位经常在下磨市场附近买菜的黄女士的说法比较有代表性。她告诉记者,单从价格上考虑,她会选择买“大篷车”的货物,可是由于“大篷车”流动性强,没有固定的经营点,一旦购买的产品出现问题,真不知道该找谁维权。另外,市场和超市售卖的蔬菜和瓜果多经过工商部门的检验、检疫,产品质量上相对有保证,而“大篷车”上的瓜果都是从原产地运来的,根本没有检验和检疫手续,所以她还是不太放心购买“大篷车”上的产品。
记者通过向多名“大篷车”车主了解,也证实了黄女士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几乎所有的“大篷车”车主都表示,他们的产品的确没有经过相关的检验和检疫,有一名“大篷车”车主甚至表示,蔬菜、瓜果图的就是新鲜,根本没听说还要经过检验和检疫,又不是牲畜肉。
3.质量谁管 多家部门均称
随着“大篷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城市,该由谁来对这些“大篷车”上的产品进行监管,为百姓把好这道安全关呢?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莆田工商、城管、食品安全等多家部门,“大篷车”的监管目前仍是一个盲区。
城厢区工商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工商部门主要负责对辖区固定场所和固定摊位产品的监管,对于像“大篷车”这种流动性大、没有固定场所的经营,他们很难进行管辖,更不用说把好车上产品的质量安全关了。
莆田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只能对在主干道沿线占道摆摊的“大篷车”进行执法,但起到的效果也仅是将这些“大篷车”从占道处劝离,保证主干道的正常秩序,一旦“大篷车”进入市场,就只能由市场管理部门进行管辖。
莆田食品安全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他们只是一个协调机构,并没有实际的执法权,因此不能直接对“大篷车”上产品的安全性进行监督和管辖。据他了解,目前对于像“大篷车”这类流动摊点的管理,不单是莆田的一个盲区,在其他地方也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福建省正在制定《流动摊点管理办法》,一旦该条例出台,就可确定具体的“大篷车”管理单位和条例,届时监管的盲区就将不复存在。目前,市民如对“大篷车”的产品质量有疑问,可拨打“12319”市政服务热线进行投诉,相关部门会对所投诉的具体车辆和产品进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