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比国内标准严格近17倍,成为我国乳制品出口新障碍
绘图:吴文锋
昨天,曾让国人闻之色变的"三聚氰胺"再度引发热议。有媒体援引世界卫生组织消息称,联合国负责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为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设定新标准,今后每千克液态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过0.15毫克。而该新标比现时我国相关标准严格近17倍。对此,有乳业专家认为,我国企业若要执行国际新标准难度较大,其对企业检测仪器设备投入,对奶牛牧场饲料、奶源控制以及环境控制均有很大压力。
●南方日报记者 欧志葵 实习生 吴婧靓
世卫 三聚氰胺含量降至0.15毫克
前天,世界卫生组织对外公告称,联合国负责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为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设定了新标准。
据新标准规定,每千克液态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过0.15毫克。该组织机构曾规定,每千克用于制造奶粉的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多不得超过1毫克,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过每千克2.5毫克。
世卫组织专家解释,三聚氰胺含量标准指食品中三聚氰胺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含量,而非人为添加的含量。"制定三聚氰胺含量上限标准,有助于各国区别食品中无法避免且对健康无碍的三聚氰胺含量与蓄意添加三聚氰胺的行为。"
现状 我国现行标准宽松近17倍
昨天,国际食品法典委员制定的液态奶中三聚氰胺限量新标消息出来后,引来一向对"三聚氰胺"敏感的国内消费者的*度关注,也再度引来人们对我国相关标准的热议。
有消费者指出,当前我国对食品中"三聚氰胺"限量标准是,婴儿配方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mg/kg,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相比国际食品法典委员制定的新标,我国国标要宽松近17倍。"
"当前我国2.5毫克/千克的标准远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新出台的标准。"乳业分析师陈连芳指出,中国的标准更大程度上是临时限定,制定国标的原则就是参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并考虑本国情况。不过,该人士认为,相信中国的标准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对待三聚氰胺问题应该零容忍,世卫组织颁布的新标准我国也应当参考。"国内**乳业专家王丁棉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有同感。
业内 执行新规将加大生产成本
我国能否按新的三聚氰胺国际标准执行,有业内人士认为,我国若按照新的国际标准执行,对国内企业压力很大,"实施难度很大。"
乳业专家王丁棉指出,控制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含量,*大的困难就是环境污染,"一方面水、土壤污染;另一方面肥料、包装材料易受污染".他解释说,奶牛生长环境很难控制,如果上游有排出三聚氰胺的化工厂,下游的奶牛所产奶很难杜绝不含三聚氰胺。与此同时,三聚氰胺检测成本很高,要达到每公斤液态奶三聚氰胺含量不超0.15毫克标准,需要对检测仪器设备进行升级,并且对饲料、奶源均进行检测,对企业会造成很大负担。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奶类分析师宋亮也指出,国内企业要达到世卫组织的标准有很大的难度,而难度主要在成本。据其介绍,从去年开始,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上涨厉害,而生鲜乳收购价格一直维持在2.8元/公斤-3元/公斤,奶农的利润空间变少甚至出现亏损,为了降低成本,提升牛奶中的蛋白含量,奶农便会在饲料中添加三氯氰胺。这种添加自然会使奶牛产的奶中含有微量三聚氰胺,"也许可以达到国家现行的标准,但远远无法达到新国际标准。"宋亮告诉记者,三聚氰胺已成为我国乳企的必检项目,在奶源充足时,企业会按高于国标标准检测原料奶,但是在奶源紧张时便只求达标。
宋亮还担心,液态奶中三聚氰胺新国际标准,会给我国乳制品出口带来新壁垒,"今后三聚氰胺可能成为国际市场的必检项目,而我国标准比新国际标准低很多,这必然成为我国乳制品出口的障碍。"
■展望
广东大型乳品企业有望做到
不过,有广东乳企认为对广东大型、上规模乳企来说,达到世卫新标准应该不难。"广东大型、上规模的牧场对原料奶中三聚氰胺含量都能达到国家标准,甚至限量值制定得比国标还低。"昨天,广东一家奶牛牧场有关负责人杨军(化名告诉记者,广东乳业执行的是欧盟标准,在很多指标方面均比国家标准高。
杨军告诉记者,广东乳品厂对原料奶要求很严格,广东乳品厂收购原料奶时每批都检测三聚氰胺,乳品厂一旦发现所收购原料奶某个指标接近国家标准值,或觉得有风险,马上就会检测牧场饲料,所以"我们牧场对饲料检测、挤奶过程和装牛奶的容器等细节都严格控制,不使用塑料容器,目的是保障生鲜乳不受污染。"
另一家大型乳企也表示,该公司制定的企业标准比国家标准严格,以原料奶中的黄曲霉毒素B1为例,国家标准规定是每公斤0.5微克,而该企业的标准是0.2微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