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起,包括
洋品牌"想涨就涨"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专家指出,这缘于其对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的掌握。想要终结洋品牌"硬气涨价"的局面,还需国货自强。
高端护肤品逆市涨价
财政部此前宣布,将自2012年1月1日起对中国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对包括婴幼儿奶粉、护肤品等在内的730多种商品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平均税率为4.4%,比*惠国税率低50%以上。
然而,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对刚刚在去年12月"提前"上调过一轮价格的进口奶粉,关税下调后其价格并无变化。而几乎每年都会上调价格的高端护肤品牌,为了保持"身段",更是不为关税所动,先后上调价格,包括SK-II在内的多个知名护肤品牌先后涨价,提价幅度*高超过10%.
记者从上海淮海路上的SK-II专柜了解到,2012年元旦后,该品牌几乎所有护肤品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提价,比如,护肤洁面油250ml就从420元涨到了460元。而该品牌的明星产品护肤精华露330ml装更是每瓶售价从1550元涨到1710元,涨价幅度超过10%.
和逆市涨价的护肤品相比,洋奶粉显得淡定许多。记者在沪上多家超市发现市场洋奶粉价格并没有因为关税下调而变化,而这事实上源于去年12月"洋奶粉"已提前进行了一轮调价。
去年12月,惠氏公司宣布高端产品"启赋"系列因配方优化以及为了配合新国标的要求,对蛋白质等部分营养素含量进行了调整,在国内各地陆续提价10%左右,带领了洋奶粉的"集体涨价",幅度在10%左右。其中,合生元金装婴儿配方奶粉900g从277元涨到290元,澳优能力多一阶段奶粉800g从298元上涨到328元,雀巢超级能恩金盾(配方奶粉900g从286元上涨至298元。
让利关税成利润增长点
关税下调,价格却不降反升,原本是让利于民,竟成"让利于商".专家分析指出,洋奶粉和高端护肤品市场上,品牌"想涨就涨"的底气缘于其对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的掌握及中国消费者"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心态。如此市场环境下,商家并不会因为关税等利好而下调售价,反而采取"一年几涨"的营销策略,保证品牌"身段",更是将下调的关税作为自己的"利润增长点".
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税务教研组组长汪蔚青表示,进口商品特别是奢侈品,其品牌所属的跨国集团在全球有其独特的营销策略和价格体系,在北美、欧洲,在亚洲的日本和中国台湾,销售哪些型号、如何定价,都有其完善的策略体系。洋奶粉、化妆品等在中国都有其各自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会继续维护自己高端市场定位的形象。
"既然洋奶粉和护肤品都有着高涨的市场消费,那么生产商还有什么必要将这部分'利好'转让给消费者?目前看来,这一次关税下调*终成为厂商及其经销商的另一个利润增长点。"汪蔚青说。
专家同时认为,国外知名品牌产品价格之所以不断抬高,反映的不仅仅是流通环节的成本,也反映了商品的价值,包括实际的价值和心理价值。"品牌敢于带头涨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少消费者有一种'外资就靠得住''外国月亮圆'的消费观念。"上海大学教授顾骏说。
"既然洋奶粉和护肤品都有着高涨的市场消费,那么生产商还有什么必要将这部分'利好'转让给消费者?目前看来,这一次关税下调*终成为厂商及其经销商的另一个利润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