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质监局探索制度创新
"三分
本报讯 (记者蔡美萍江苏省
"三分监管"模式,即将28大类食品类别按风险程度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3类,企业按照质量保障能力的高低分为A、B、C三级,根据企业生产的食品的风险类别和保障能力确定监管等次,分为5等。2010年,江苏省在全省范围内推行这一监管模式。
"三分监管"的难点之一就是"分类".为了确保分类的准确和客观,江苏省质监系统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筛选法"--根据质量安全优先、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则,按照某类食品近年来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频率,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情况,确定某类食品的风险类别。把乳制品、肉制品、特殊膳食食品等作为高风险的食品进行重点监管,把粮食加工品、油脂及其制品等作为中风险食品,把调味品(味精、食糖等作为低风险食品。另外,企业分级时考虑企业生产许可实地核查、日常监督检查、监督检验、行政执法4项因素,对4项因素进行加权计算,得出企业*后综合得分,根据综合得分确定企业的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等级。根据食品分类、企业分级的情况,按照"抓住重点、提高效率、关注风险、保障安全"的原则,实行分等监管。
据悉,江苏省质监局为了全面落实"三分监管",重点加强了资源保障工作。该省各级质监部门都设立了食品生产监管机构,在各级质检机构挂牌成立了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中心,并在各级稽查部门专门设立食品稽查队伍,推进食品生产行政监管、执法监管、技术监管融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综合监管模式,不断深化"三分监管"工作,加强食品监管队伍建设;通过实现食品抽检、现场快检、风险监测预警及依托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和行业协会,加强监管技术支撑;该局把监管与行政执法相结合。稽查部门突出食品案件的查处、加强监督检查与行政执法工作,提高监管有效性,实现监管与技术支撑相结合。《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