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经过多轮涨价潮,部分外资品牌
近日,“中国生乳标准全球*差”的争论再度成为舆论焦点。同时,继雅培在6月份调价之后,部分洋奶粉将要涨价的消息,在兰州奶粉市场的零售商中开始流传。
在价格上涨和奶粉安全之间,处于不安之中的消费者,正在给奶粉信用*高的溢价。
奶粉市场价格谋变
“雅培已经涨价了,但销售量并没有下降。”6月20日,天水路一家大型超市的导购胡蓉一边翻看着自己本子上记录的销售信息,一边感叹。6月初,雅培奶粉兰州经销商接到了调价通知,目前兰州市场价格已调整完毕,但不方便透露涨价的原因和其他具体情况。
“2008年之后,洋奶粉的每次涨价,大多都引起一次跟风。”胡蓉在这家超市工作了5年,“近几年每年都会有两次涨价潮。”
今年过完年,兰州市场的很多洋奶粉开始了调价,国产奶粉随之跟进。4月初,大多数奶粉调价完毕,雀巢、澳优等部分品牌提价幅度达10%左右。
王若飞一个月去买一次奶粉,一直选择的是雀巢奶粉。6月20日,王若飞发现雀巢奶粉一罐涨了15元钱。一下子上涨这么多,王若飞一时难以接受,但他*后还是选择了该产品,“换奶粉太麻烦”。
“雀巢已经涨价,其他奶粉即将涨价。”胡蓉忙着在本子上记账。
雀巢的兰州经销商称,他们近期并未接到涨价通知。而雀巢公司*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营销支出的增加将导致该公司上半年的盈利表现承压。
孩子已3个月大了,张丽华买奶粉正好是在今年年初调价之后。6月23日,张丽华像往常一样去家门前的母婴店购买奶粉,发现原先买的多美滋金盾品牌处于缺货状态,导购为其推荐了一款国产品牌,但张丽华*后还是选择了多美滋的其他产品。
2008年之后,洋奶粉涨价日益频繁。根据东方艾格农业咨询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经过几轮涨价潮,部分外资品牌奶粉价格已经上涨了50%左右。
“近段时间洋奶粉涨价主要是因为更新包装、升级配方,现在国产奶粉里的贝因美已经涨价。”胡蓉说。
去年五六月,雅培、惠氏、美赞臣、多美滋四大洋奶粉品牌无一例外,很有默契地相继推出“升级配方”,顺带“升级”了价格。
“一桶奶粉换装后一般会上涨10元—30元,不过这些新成分是由什么生产的、价值多少、在奶粉中的占比多少,一般人很难搞清楚,由此引起的成本上涨成了一本糊涂账。”张丽华说。
“澳优奶粉在4月份上涨了10%左右。”澳优奶粉兰州经销商说,“目前没有接到涨价通知,预计年内不会再涨。”
美赞臣的兰州经销商也称尚未接到公司的涨价通知,估计年内会保持稳定价格。
兰州大学MBA讲师雷亮说,“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奶粉在国内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得到进一步提高,其提价频率也逐渐增加。但在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价格的上涨是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至于价格调到何处才算合适,“那得看市场的选择”。
价格和安全的选择
去年冬天,妻子刚怀孕,杨锦渊就开始关注奶粉。刺激他的,除了近年来国内奶粉出现的问题,还有国内民众到香港抢购奶粉的消息。
排除了国内的产品,甚至在国内生产的洋奶粉都不在杨锦渊的考虑范围,去香港买奶粉成了杨锦渊的**,他马上想到了在广东东莞的亲戚。春节时,杨锦渊将买奶粉的事情郑重地托给了这位亲戚。
那段时间,继“三鹿奶粉”事件后,皮革奶粉事件进一步折磨着妈妈们的信心。国产乳品销量直线下滑,洋奶粉似乎迎来了“涨潮”。购买洋奶粉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在网上海外代购,另外一种就是亲自或者托朋友从海外代买。
很快,内地人疯狂涌入香港购买奶粉,香港*大的四家超市集团中的屈臣氏和百家超市,已被迫发出奶粉限购令。无法在香港购买,杨锦渊给在美国留学的弟弟杨锦添打了电话。
杨锦添打听了一下美国的奶粉市场,一罐900克的美赞臣一阶段婴儿奶粉卖30美元左右,比国内的同类产品价格便宜了许多。
5月份,离妻子的预产期还有一个月时间,杨锦渊让弟弟在美国买了一箱,花100美元的运费邮寄了过来。“运费比较高,但就是花钱买个放心,也觉得值。”
“我儿子从出生就开始吃这个牌子的奶粉,虽然每次都得麻烦朋友,但为了孩子的健康,也没办法。”家住城关区的刘静说,“人家都说国外的质检比国内严格,配方也更先进,孩子吃了安全又营养。正巧我有个好姐妹在北京的一家大公司工作,经常去美国出差,就托她每次都带些奶粉回来。宝宝已经喝了一年多了,身体特别壮实。”
相比于杨锦渊和刘静来说,张丽华在香港附近和美国都没有熟人,“一切得靠自己去摸索”。
担心奶粉的问题,张丽华的父母甚至建议购买散卖的“铃铛奶”。这时,忽然发生了平凉的散奶投毒事件。
“现在,我对国产奶一点信心都没有了。”张丽华**想到的是宁愿承受洋奶粉的高价格,也不愿让孩子喝国产奶粉,“因为冒不起这个险。”
那段时间,张丽华逢人便打听奶粉情况,并登录各大母婴论坛,向一些有经验的妈妈讨教。“大家评论比较多的,有可能比较好,但我还是不放心。”张丽华说,“一分钱一分货,只有通过价格来比较了。”因为网上的评论较多,张丽华*后选择了美国进口的雅培奶粉。“一罐近300元,吃不了半个月。”
因为经济因素,张丽华的表妹杨媛媛则选择了国产奶粉。
“去年,宝宝出生后,我和老公开始为宝宝该喝什么牌子的奶粉而头疼。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宝宝,奶粉对其智力和骨骼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杨媛媛说。
杨媛媛和老公达成一致意见,**要在国产奶粉中选择。“因为外国品牌奶粉要缴好多关税,其价格也就水涨船高了。”挑来选去,他们*后选择了圣元。“听销售人员说,圣元的奶源是进口的。我儿子也喜欢这个口味,我们就一直坚持买了。”杨媛媛说。
去年8月上旬,有关圣元奶粉被疑致女婴性早熟的事件让杨媛媛惊恐万分,全家人都陷入恐慌状态。
“虽然新闻只是说女婴性早熟,但我还是带着宝贝儿子去了医院检查。直到从医生口中得到宝宝各项身体指标正常的结论后,我这颗一直悬在半空的心才算落了下来。”之后没几日,卫生部在各个媒体上公布了对圣元奶粉的检测结果,称圣元乳粉与武汉3名婴幼儿的性早熟无关,并证实检测结果符合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含量范围,目前市场上抽检的圣元乳粉和其他婴幼儿乳粉激素含量没有异常。
“似乎是场闹剧,可是作为一直饮用圣元奶粉的婴儿父母,我们感受到了莫大的恐慌。请大家不要用我们孩子的健康作为话题来开玩笑,这个玩笑任何人都开不起。”杨媛媛有些愤慨。
近日,“中国生乳标准全球*差”的争论再度成为焦点,杨媛媛又产生了对国产乳制品的担忧。
6月15日,生乳国家标准颁布实施一年后,素有“中国奶业**炮筒”之称的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在业内会议上炮轰该标准为“全球*差,是全球乳业的耻辱”,并称“中国生乳标准被个别生产常温奶的大企业绑架”。
这场业内讨论,再一次引发公众对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信任危机。
内蒙古乳协秘书长那达木德回应称:“如果现在就要求按照乳业发达国家的标准来执行,那占总量70%的散养户绝大部分都要倒奶、卖牛、杀牛。”
“那就意味着奶粉也要大幅涨价,到时候真担心自己买不起了。”杨媛媛有些矛盾,“但我还是希望安全标准能够提上去。”
“在市场竞争中,国产奶粉再怎么涨价也比进口奶粉便宜。”雷亮说。
越洋代购的风险
“网上买进口奶粉,既方便又省事,关键是价格还实惠,我已经网购了好多罐。”王瑾秋家住安宁区,她的儿子已经两岁了,自从断了母乳以后,她一直给儿子喝进口奶粉。“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上进口奶粉价格开始上涨,于是我开始从网上购买,价格能比商场便宜30%左右。”
眼下,为婴幼儿买进口奶粉成了一件时兴的事情。兰州市内各大超市、孕婴用品店都有原装进口的奶粉售卖,销量不菲。但有一部分妈妈却相信购自海外的原版奶粉质量更有保证,所以宁可舍近求远,选择网上的海外代购。
王瑾秋说,网上代购洋奶粉的店铺非常多,她每次都选信用高、销量好的店家选购。“商家只是保证为正品代购,至于奶粉的具体来路,就不得而知了。这些网络热卖的进口奶粉价格与国内一些超市的价格相比较,一罐至少便宜50元,有些甚至便宜150元以上,售价平均低于商场的30%左右。”
以价格来综合衡量奶粉的真假,一分钱一分货,这是不少家长的想法。
“按照正常的货物进口程序,国外奶粉运入境前,必须在口岸接受检验检疫,并发放检验检疫证明,否则不允许在中国市场销售。而代购奶粉都是通过邮递或个人携带入境,几乎都没有经过检验检疫,其卫生质量和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如果发生质量问题,买家通常很难从生产厂家获得帮助和保障。”张丽华从自己的律师朋友那里做过咨询,对于安全的担忧使得她还是不敢轻易尝试。
而年轻妈妈王瑾秋选择海外奶粉代购事出有因。她的儿子对奶制品过敏,母乳又不够,需要吃抗过敏配方的婴儿奶粉。于是,通过朋友介绍,王瑾秋在网上的一家孕婴店里选中了荷兰的一款特殊配方的**奶粉,买了一罐给儿子试吃,“感觉还不错,就一直吃到了现在。”
对于网上代购的奶粉来源,淘宝网上的代购商也各有说法。有的店主说自己有亲友在国外定居,所有奶粉都是在正规的超市购买再打包寄回国的;有的店主则说有空姐、导游等私人关系,可以直接带货回国;还有人说自己是国外奶粉厂的品牌代理,从厂家那里直接拿货。
至于如何验证产品真伪,一部分卖家表示可以登录官方网址查验防伪编码,但也有一些卖家反复强调自己的商铺信誉和销售记录,承诺假一赔十,但对如何辨别真伪则拿不出有力的证据。
去年9月份开始,中国海关总署将个人物品免征进口税税额从原先的400元(寄自港澳地区)、500元(寄自其他境外地区)统一调至人民币50元。这就意味着,现在从海外邮寄奶粉的总价只有低于50元时,才能免税。
进口税免征额度的收紧,并没有使海外奶粉代购热因为成本增加而逐渐退烧。
“洋奶粉价格上涨,是在收获信用溢价,试探中国消费者愿意为信用支出多少。只有信用食品获得了高额溢价,中国的企业才愿意付出成本打造信用体系,如果信用一文不值,企业就会视信用如敝屣。”对于洋奶粉的涨价,经济学家叶檀说,“从这个角度说,洋奶粉涨价刺激国内企业,未必不是好事。”
“问题的根本在于大家对于国产奶粉整体的不信任。”雷亮说,“制度层面的标准倒退,才是*大的安全风险。从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只有具备了**的行业标准,中国奶业才可能有竞争力。在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国内乳制品企业应该遵守共同的市场竞争法则。”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本报记者 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