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恒新闻工作室 实习生 赵越
一时间众多市民"谈添色变".那么食品添加剂究竟是不是"洪水猛兽"?哪些食品容易被加入有害添加剂成分?市民应该如何识别加入了违法成分的食品?记者就此专访了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中国食物与营养学会理事农绍庄。农教授表示,对于现代食品工业而言,食品添加剂必不可少。问题在于过量使用、超标使用和超范围乱用应该被严厉禁止。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食品市场上要么缺乏添加剂标识,要么标识过于专业,市民很难看懂。如何让市民正确认识添加剂、认清及分辨有害添加剂的真面目尚有待时日。
记者走访:不少食品添加剂让人弄不清用途
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自从各媒体频频报道有关食品添加剂的负面新闻后,尤其是国家9部门联合公告要求打击非法添加剂之后,她就开始格外关注食品包装袋上关于添加剂的各种标识内容。前几天她在超市买了一袋蛋黄派,食用时偶然发现配料单中食品添加剂项目下含有许多陌生的词汇。"我仔细数了一下,列出来的添加剂有14种之多,包括麦芽糖醇、山梨糖醇等。"张女士说,虽然这些添加剂的名称非常明确,但究竟哪些有害,哪些无害让人根本看不懂,更别提弄清楚它们的用途了。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市内各大超市和市场后发现,几乎所有有完整包装的食品都对添加剂成分做了注明。记者了解到,以前标注食品添加剂时,往往用"食品添加剂"等词汇概括所有的食品添加剂名称,而按照2010年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在配料清单食品添加剂项下标注具体名称",很多食品的配料清单中会冒出一大串陌生的食品添加剂名称。对于缺乏专业知识的市民来说,这些名称无异于"天书".
有包装的食品尚且如此,那么散装食品就更不必说了。以一袋散装面条为例,制作面条的面粉在出厂前已经加入了各种增白剂,面粉压制成面条时又加入了强筋剂等,几次添加下来,一斤面条里加了多少添加剂成分,恐怕连经营者自己都很难说清。
专家解读:
市民不必"谈添色变"
食品添加剂之所以引起市民的高度关注,是因为添加剂*近"作怪太多".那么市民有没有必要对所有添加剂成分都敬而远之呢?农绍庄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代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成分。在食品添加剂中,很多是对人体无害或有益的物质,如Vc、Ve等属于食品抗氧化剂,又是人体需要的维生素。目前人们议论较多、影响*大的是防腐剂。如果不添加防腐剂,一是饮料的保质期受到影响;二是这些饮料如果变质污染了病菌病毒,所产生的危害比防腐剂对人体的危害大得多。
农教授告诉记者,我国目前已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2类、1700多种,常用的有水分保持剂、抗结块剂、膨松剂等。只要按国家的有关法规,依据《食品添加剂的卫生标准》来使用,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食品添加剂产生危害都是人为地违规超范围、超量使用造成的。"应该强调的是,食品添加剂和非法食品添加物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不少媒体炒作的'食品添加剂已成为食品安全*大威胁'这一说法是不准确的。"农教授认为,食品添加剂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的使用量的前提下,经过国家有关专业管理机构认证批准、允许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物质,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未经批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不属于食品添加剂又不是食品本身固有成分的物质称之为非法食品添加物,如苏丹红、吊白块、甲醛。
农教授同时表示,食品添加剂本身虽然"无罪",但如果超范围添加、超量使用,日积月累同样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诸多添加剂仍让人"雾里看花"的环境下,市民该如何识别或分辨其中的非法添加成分呢?
农教授认为,一般来说,太鲜艳的、味道过浓的、打开包装放置很久不腐烂的食品,市民都应该仔细挑选,如雪白的银耳、竹笋等,就有可能存在违规使用漂白剂、色素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