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与此同时传染病疫情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传播速度也大大加快,全球公共卫生的严峻形势给我国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截止到8月,国家质检总局共下发有关口岸疫病疫情的各类警示通报20余份,内容涉及蚊媒传染病(登革热、疟疾、霍乱、黄热病、鼠疫、脊髓灰质炎、流脑、禽流感、口蹄疫等,这说明我国口岸卫生检疫防控情况不容乐观,口岸实验室建设尤其是实验室
国境卫生检疫工作需要实验室技术水平支撑。口岸一线需要掌握出入境人员基本信息,即现场快速筛查、甄别入出境人员是否有感染、污染嫌疑,对发现的有感染、污染的嫌疑人员,要在口岸现场进行快速检查、检测、诊断和鉴别;需要掌握交通工具、货物、集装箱、行李、物品、邮包、特殊物品和尸体(骸骨到达或离开口岸等相关信息,即快速筛查、甄别有无生物、化学、核和辐射等感染源或污染源、媒介和宿主,如发现异常则需要科学保存、初步鉴定和快速送检。上述工作必然要求以实验室的高技术水平作为支撑。
传统卫生检疫模式无法满足快速通关要求。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大通关建设,同时各地港口为提高竞争力,大大提高了码头作业能力,货物装卸速度明显加快,因此交通工具的滞港时间明显缩短。传统卫生检疫模式的实验室检测时间过长,无法满足口岸快速通关要求。
目前国内各口岸卫生检疫工作普遍面临基础设施设备老化,实验室建设技术保障、检测手段等技术支持能力明显不足等问题,亟须采取以下措施做好口岸实验室快速检测工作: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加强口岸各部门协作配合;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打造专业实验室;加强工作体系建设,完善实验室快速检测业务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