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料业是沦陷还是重构?

百检网 2021-11-15

  被可口可乐“相中”的汇源果汁在上周遭遇了包括“民族品牌流失”等多种质疑。汇源果汁的创始人及董事长朱新礼日前终于打破沉默,在北京总部召开了媒体见面会并对收购事件作出正式回应。在他看来,高价出售企业是很正常的商业行为。

  在谈到为什么要卖汇源果汁时,朱新礼坦言企业靠利润生存。“2004年*困难的时候,达能找上门来买,但我没卖。现在卖,为什么呢?价钱好。你搞企业,价钱好的时候你都不知道卖,还叫企业吗?”

  自称签约后自己找了个山沟关起来、待了三天的朱新礼强调自己对汇源果汁品牌感情深厚,但是又认为在商业上应该用企业家的思维去处理。他甚至在接受某网站专访时表达了“企业应该当儿子来养、当猪一样卖”的理念。

  朱新礼回应“卖身”质疑:品牌无国界

  近期,业界对于汇源“卖身”原因的猜测也风起云涌。此前有媒体报道,汇源果汁出现经营困难,因此朱新礼选择卖掉企业;另有消息认为,汇源果汁董事长朱新礼是遭到第二大股东达能捆绑协议胁迫,无奈之下作出卖出全部股份的决定。

  对于以上种种猜测,朱新礼均一一否认。“出售汇源并非汇源面临经营困难和发展瓶颈,而是按市场规律运作的一种商业行为。”他解释称,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成本上升,食品饮料行业确实存在很大压力。但是汇源果汁并没有这方面的担忧。“牛奶的毛利大约在20%左右,果汁的毛利在40%左右。我们还有足够的空间,提高运营的效率,降低成本”。

  ===行业反对===

  国内企业欲联名上书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由于收购汇源受到网民及专家的一致声讨,在公关上一向长袖善舞的可口可乐也陷入了情绪焦虑。昨天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为了保证对汇源收购的平稳进行,可口可乐正尽力制造有利于收购的舆论,并且涉嫌压制反对声音。目前,已有反对者迫于压力“收声”。

  此事已在网上演变为“封口门”事件,起因于9月5日一位律师在一家门户网站的访谈。9月5日,大成律师事务所钱卫清律师受一门户网站之邀,谈论可口可乐收购汇源一事。在访谈中,钱卫清表示,无论是从民意还是从《反垄断法》角度都“不看好这次收购”,“民意有民族感情在里面,如果反对声音过大,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有关部门的决策”,所以要想“顺利通过商务部的审查难度很大”。

  ===网民声音===

  可口可乐欲“吞”汇源果汁 中国网民八成不赞同

  收购消息一经传出,众多网民对这一收购表达了不满和抵制。新浪网上一项由近7万名网民参与的调查显示,高达82%的网民反对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捍卫国货”是网民们反对此次收购案的主要理由。有人声讨说这是外资巨头的新一轮“空袭”;有人则哀叹又一个民族品牌即将倒掉。很多网民联想起早已消失的品牌。超过83%的网民认为,这项收购“涉嫌外资消灭民族支柱企业”。

  而在业界的乐观派却认为,随着可口可乐公司巨资收购汇源果汁的信息进一步拓展,不排除食品饮料股止跌企稳的可能性。理由是汇源果汁并不是境外资本收购中国饮料企业的**标的。前些年,在香港上市的哈尔滨啤酒也一度被境外巨头收购。后续收购的展开,有利于食品饮料行业的优质企业获得重新估值的机会。

  ===思考===

  面对可口可乐的“豪饮” 仅有喧哗是不够的

  可口可乐的中国大手笔能否*后告捷,还要看国家商务部是否批准。这看上去像是一个“变数”。不过,以可口可乐这类跨国企业的做派来看,很难想象他们在正式收购之前不做政府环节的风险评估。几年前,百事可乐曾经试图收购法国达能,他们就事先放出风声,以试探法国政府与民间的反应,在遭到强硬的狙击之后,收购设想也就作罢了。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能够走到这一步,可以视为所有的环节都已搞定,商务部的批准只是一个法律程序罢了。

  这也就意味着,虽然民众的反应很强烈,却也很难改变交易的进行。如果看得更长远一点,可以说,发生在今天的众声喧哗,同样不能改变汇源品牌的*终闲置和消亡,以及可口可乐等洋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坐大。这种从反感、忧虑到*终坦然接受的心态历程,已经在中华牙膏、乐百氏被外资收购的时候上演过了。既然如此,关于民族品牌的种种讨论又有什么意义呢,难道纯粹只是为了情绪的发泄吗?

  呼吁保护民族品牌,不能被简单地看作经济领域的民族主义。如果企业品牌只有单纯的经济意义,那么,企业之间的收购,并购就只是经济活动,不关外人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往小里说,民族品牌的盛衰关乎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往大里说,民族品牌还影响到国家形象和民族信心。达能遭遇收购传言的时候,法国上下为什么会表现得同仇敌忾呢?因为在法国总理德维尔潘看来,达能是“法国工业的瑰宝”。如果达能被美国公司收购了,法国的工业之魂也就被夺走了。就是从纯经济层面看,达能也关系到诸多中下游小农场主和供货商的利益,一旦达能失守,就会对国家经济造成连锁性的负面影响。法国人这种对经济“灵魂”的敏感,让法国不少**品牌得以幸免于全球化的收购浪潮。

  === 回顾 ===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不少中国民族品牌在被外资收购后已被人们遗忘,而外资品牌则趁机蚕食市场份额。

  美加净: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的份额。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亿元收回美加净商标,但已失去了宝贵时机。

  中华牙膏: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如今,中华牙膏在市场上的份额已少得可怜。

  活力28:1996年,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后,双方规定的合资公司洗衣粉产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诺没有兑现,现在 “活力28”这个知名品牌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南孚电池:自1999年9月起,通过数次转让,2003年,72%的股权落入吉列手中,南孚被吉列控制后即退出海外市场,一半生产能力被闲置。

  乐百氏:2000年,乐百氏被达能公司收购,现在乐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场。

  小护士:法国欧莱雅2003年收购小护士。5年后的今天,小护士在市场上也几乎销声匿迹。

 

百检能给您带来哪些改变?

1、检测行业全覆盖,满足不同的检测;

2、实验室全覆盖,就近分配本地化检测;

3、工程师一对一服务,让检测更精准;

4、免费初检,初检不收取检测费用;

5、自助下单 快递免费上门取样;

6、周期短,费用低,服务周到;

7、拥有CMA、CNAS、CAL等权威资质;

8、检测报告权威有效、中国通用;

客户案例展示

  • 上海朗波王服饰有限公司
  • 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长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纽特丝纺织品有限公司
  • 无锡露米娅纺织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风电(凉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