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可乐,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在近期沸沸扬扬的
娃哈哈长期以来是否涉嫌虚假宣传,并非我们要关注的重点。核心问题在于,娃哈哈商标控制权的归属使得双方*近剑拔驽张起来。
达能不能容忍,合资公司2006年销售额200亿元,利润仅20亿元,而非合资公司总资产才56亿元,销售规模也小得多,但利润高达10.4亿元。
达能欲以40亿元强行收购非合资公司资产,遭实际控制人宗庆后的强烈抵制,导致“战争”全面爆发。
同床异梦的联姻
1996年,娃哈哈集团陷入经营困境。在百富勤的协助下,娃哈哈进行股权重组,由达能控股的合资公司**拥有娃哈哈商标所有权,公司经营大权则仍由创始人宗庆后完全掌控。很显然,当时娃哈哈看中的是达能的钱和技术,而且还能获得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达能看中的是娃哈哈在国内饮料市场的地位和未来发展潜力,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实际上,这一桩外表看似**的姻缘背后,是双方的同床异梦。达能后来收购了娃哈哈*大的竞争对手乐百氏和正广和,并参股光明和蒙牛集团等公司,大大拓展了其在中国饮料市场的版图。而宗庆后也先后成立多家与合资业务直接竞争的企业,这些公司使用的是娃哈哈商标,但股东主要是宗庆后本人及妻子和女儿,在股权关系上基本上与合资公司或达能无关。随着娃哈哈的不断成长和壮大,其品牌价值大幅提升,双方矛盾开始升级。
娃哈哈从一家不起眼的校办工厂,发展成国内****的饮料巨头,创始人宗庆后居功至伟。在娃哈哈经营困难时,达能的大笔注资对公司今日的辉煌起到关键作用。可以说,没有宗庆后,就没有娃哈哈;没有达能,也就没有今天的娃哈哈。
可能的解决方案
双方激化的矛盾让继续合作蒙上阴影,如何善后将摆上日程。有专家表示,娃哈哈事件可能会以以下方式了结:
可能一:达能强势清洗现有管理层。这就是达能声明中威胁30日后将采取法律行动的必然结果:宗庆后家族所控股的公司将不能使用娃哈哈商标,其本人及其亲信将被迫离开娃哈哈的核心管理团队,达能另聘职业经理人管理娃哈哈。从法律上看,作为实际控制人,达能有这样做的权利。没有宗庆后,娃哈哈会怎样?达能必须考虑“后宗庆后时代”娃哈哈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达能整合乐百氏的失误(达能持股93%,去年亏损过亿元)更让其投鼠忌器。
可能二:宗庆后另起炉灶。宗庆后此次向达能挑战时,就公开表示有放弃娃哈哈商标的打算,显示这种可能性并不小。离开了娃哈哈,宗庆后会像牛根生离开伊利并创造出蒙牛一样吗?宗庆后在业界的影响力和可用资源价值不容低估,这是其信心的源泉和向达能挑战的资本。只是舍弃多年苦心经营的驰名品牌,另起炉灶,宗庆后需要付出的代价不只是时间和金钱,更可能是失败。
可能三:宗庆后回购达能股权。如果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斡旋下,宗庆后出巨资回购达能在公司51%的控股权部分或全部也未必没有可能。达能显然不希望娃哈哈成为另一个乐百氏。问题是,已在娃哈哈投资中尝到甜头的达能要价有多高,宗庆后又愿意出价多少?
没有赢家的战争
分析人士表示,这次双方口水大战没有赢家,*终可能导致两败俱伤。在媒体和公众的聚焦下,随着更多细节的披露,娃哈哈、宗庆后和达能良好的公众形象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虽然娃哈哈称,此事件对公司的正常经营没有造成明显影响,但市场营销专家持相反观点。双方互揭老底对娃哈哈的市场美誉度构成实质性伤害,从而可能使其市场份额降低,在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更容易产生多米诺效应。
同时,达能中国市场的其他合作者可能会对达能产生负面评价,在合作上更加谨慎,其雄心勃勃的中国市场计划可能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