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施的品牌战略促进了各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
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海派品牌(包括总部或生产基地设在上海的品牌在食品领域中依然有着较强的市场优势,其中,国企品牌显示强大的活力。如光明食品集团整合后,各品牌依然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其中,大白兔糖果、和酒黄酒、梅林罐头、光明酸奶、玉棠食用糖等在各自品类中均保持着**势头。而良友集团的海狮食用油、乐惠包装大米也处于市场**地位。同时,新经济组织依靠独特的优势,在部分食品领域中也有不俗表现,如立丰休闲(鱼肉制品、天喔干果、美峰粉丝、汪满田中国茶、延中盐汽水、诗蒂喜糖、闽龙达南北货等。另外,联合利华等跨国巨头均把地区总部设在了上海,从而使品牌更具中国本土特色,其突出代表有可口可乐、和路雪冷饮、太太乐鸡精等。同时海派品牌在包装大米、饮用水、食用糖、冷冻副食品、黄酒、糖果、酱油等超过20个品类中保持了整体优势。
在上海这座发达的商贸城市,以卖场、超市和便利店为代表的连锁商业是食品行业的首要通路。据上海商情的监测显示,2006年大卖场在整个连锁业态占据“半壁江山”,比重达到51%;而超市业态的比重则较上一年下降6个百分点,为41%;而便利业态则保持稳定,比重为8%。另外,餐饮渠道对于酒类、饮料、调味品、副食品企业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阵地。据统计,2006年全国住宿和餐饮消费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发展态势,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2%,远高于GDP增长速度,而同期上海市餐饮业完成零售额同比增长29%。
同时,遍布城市的网吧和水站作为新的终端业态,也给饮料、粮油、酒、休闲食品、香烟、纸巾等行业提供了新的选择空间。
2006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之一——300家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和管理任务已经完成,目前上海市的标准化菜市场总量达到400家。2007年上海还将继续推进200家标准化菜市场的改造和建设。到2008年将建成800家左右的标准化的菜市场。这些新终端给食品销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据预测,2007年上海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将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将突破3700亿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11%左右;CPI指数控制在3%左右。2007年是中国传统“金猪年”,据上海有关部门的测算,仅2007年出生的宝宝将超过13万。专家因此分析:从行业发展来看,高端酒水、高端乳制品、高端食用油、冲饮茶品、休闲鱼肉制品、即食食品等将有较快的增长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