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食品安全再度成为焦点。近日,四川省卫生执法监督总队发出警告,一些加工作坊和酒楼自制
记者随后展开调查发现,大肆“横行”酒楼、火锅店的自制豆浆看似清清白白,却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牟取暴利等严重问题!
新闻事件 鲜豆浆丢翻一桌人
前天,包工头马先生从昆明飞来成都在某酒楼摆下宴席。在客人们纷纷表示要“少喝酒”的要求下,马老板只得先来扎豆浆。客人以鲜豆浆当酒,一杯又一杯地喝进了肚里。
走出酒楼后,总工程师张某就感到肚子“咕咕”直响。很快,总工程师、工程监理、财务总监等纷纷把持不住,一趟接一趟上厕所。马老板的肚子此时也“咕咕”直响,他立即招呼手下将客人送往市二医院检查。
经医生诊断后查明:原来是鲜豆浆惹祸。没有煮熟的豆浆中含有一种叫皂甙的物质,刺激人体胃肠粘膜,使人出现恶心、腹痛、呕吐等中毒反应。也就是说,张总等人喝了未熟透的鲜豆浆,引起中毒。本想在年关之际来巴结一下老总们的马老板,反倒就此交了“霉运”。
深度调查 小作坊生产大酒楼享用
前日晚7时许,记者走进玉双路一家火锅店,以一名食客的身份,与一名女服务员展开了对话:“有没有鲜豆浆卖?”女服务员答道:“有!来我们这里的客人都是喝我们自己榨的豆浆。”而记者找遍了该火锅店大堂的所有地方,也没有发现制作鲜豆浆的工具和地方。
昨日早晨,记者在冻青树农贸市场一家销售自制豆浆的店铺看到,其加工的容器是一只塑料水桶,豆浆的灌装机是普通的封口机,一次性的塑料豆浆杯随意散落在房间的角落里。存放豆浆的白色箱子已被染成了黑色,加工现场没有过滤和高温加热的设备,旁边一个红色的塑料盆里装满了黄豆。店铺的生意还颇为红火,顾客络绎不绝。
昨日中午记者跟踪梁家巷一家制作豆浆的小作坊发现,小作坊制作好了豆浆后,用一个个大的塑料包装袋将豆浆灌装进去,送上一辆小型货车。很快,小货车在红星路一家酒楼前停了下来,装着豆浆的大塑料包被抬进了酒楼。当客人点饮料时,服务员告诉客人:“我们这里有鲜榨豆浆,一扎18元。”就这样,18元钱一扎的所谓自制鲜豆浆卖给了食客。
惊人内幕 滥用工业用
据一位从事豆制品加工的业内人士称,目前遍布成都的自制豆浆加工点,几乎都没有严格的生产工艺,也缺乏严格的卫生监管措施,具有很大的安全、卫生隐患。而且,不少黑心作坊还置消费者的健康于不顾,为了牟取暴利不惜铤而走险,采取种种手段坑害消费者。
内幕一:一扎豆浆提成5元
据知情人透露,一扎豆浆所用黄豆不过一两,其成本不过1元左右,而一扎豆浆在酒楼的售价为15—22元不等。一般一个服务员推销一扎豆浆,就有5元左右的提成。
内幕二:滥用工业消泡剂
作坊在生产过程中,为使豆浆味道更鲜美,大量添加消泡剂,剂量达规定用量的10倍以上。而其使用的消泡剂还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一种工业用的消泡剂。据了解,工业消泡剂广泛用于涂料、油漆、造纸、石油等行业,由于其纯度不高,并含有砷、铅等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危害*大。
内幕三:大量掺水
为了节约成本,一些不法商贩在豆浆中大量掺水。还有一些小作坊在豆浆里掺杂生粉,或使用劣质油、潲水油。
**问题 自制豆浆喝出问题索赔难
马先生遭遇“霉运”后,却难讨公道。昨日,当他来到这家酒楼讨要说法时,却苦于没有证据,反倒被酒楼工作人员一顿粗言相向。*终,他在发了一通脾气后,只能不了了之。
据四川省食品工艺协会有关专家介绍,成都市目前几乎所有提供自制豆浆的酒楼都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制作”工艺程序及相关质量检测,其“原汁原味”的豆浆无论在品质和工艺上都难以符合相关要求。
据成都市消协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喝了作坊式自制豆浆不舒服、闹肚子甚至住院的投诉,他们每年都要接到不少,但处理起来有困难。之所以困难,主要是因为取证难。
四川公生明律师事务所律师吴顺文认为,虽然国家对此类饮品的生产工艺和检测有严格标准,但就生产源头而言,却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及管理条例。绝大多数餐馆酒楼也正是瞄准了这一政策“软肋”,堂而皇之地打起了自制豆浆的“擦边球”。
专家提醒 豆浆*好在2小时内喝完
据专家介绍,刚生产出来的豆浆*好在2小时内喝完,因为它在常温下的保质时间一般不超过4小时。好豆浆有股浓浓的豆香味,浓度高,略凉时表面有一层油皮,口感爽滑。劣质豆浆为白色略带透明,从碗里倒出后碗壁上有一定厚度的残留,这种豆浆就添加了增稠剂如变性淀粉等。生豆浆中含有皂毒素和抗胰蛋白酶等成分,不能被肠胃消化吸收,饮用后易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