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博客让这两个相安无事6年的合作体双方必须被迫重新审视他们之间的合作。这看似突然的背后其实蕴含着必然。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对于跨国公司的态度正发生着微妙的转变。迅速崛起的本土企业对跨国公司的超国民待遇早有微词,而已无衣食之忧的大众对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之间的博弈日益敏感。与此同时,壮大中的本土企业海外扩张之路频频受挫,一定程度上也挫败着国人对跨国公司的美好幻想。而在政府层面,大规模招商引资后的冷静思考,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些地区对跨国公司的盲目追捧的态度。
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跨国公司在
民间对跨国公司也日益挑剔,一些所谓“揭丑”的帖子时有出现。诸如*近,有网友对肯德基、麦当劳不主动开发票一事进行抨击,并指肯德基、麦当劳涉嫌逃税。尽管这一结论很可能只是网友基于民族情结的主观臆断,然而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人们对跨国公司态度的转变。
无论是此前向文波“炮轰”徐工凯雷并购案,还是现在芮成钢“剑指”星巴克。都源自博客这一网络时代的新工具。但博客之所以能迅速在网上引起广泛的共鸣,是因为它触动了国人*敏感的“文化冲突”神经。
也许从6年前来看,故宫确实有理由“请”来星巴克。在这个敏感地带,跨国公司和国内当事方都好似站在一个天平上,6年前尚能保持平衡,但6年后,一个小小的砝码让这个天平顷刻间失去了平衡。现在故宫博物院已经表态,目前故宫正在与星巴克进行交涉,商讨如何更为恰当地解决问题,预计*迟在今年上半年就有结果。
星巴克事件并不是一个个案,在上海豫园、姑苏城内的玄妙观,还是梁溪河畔的南禅寺,古色古香的建筑内都能瞥见洋快餐的身影。以前,为了谋发展,我们忽略了很多。但当这种忽略积累到一定程度,网络时代的人们可以轻易翻起旧账,在博客中呐喊。由于之前埋下的地雷不少,不知下一个地雷又将在哪踩响? 这些地雷不仅考验跨国公司也考验着国内引资方。
那么星巴克们准备好了吗?故宫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