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类小商店遍布城乡,还有许多小商贩走村串街。这些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实惠,但是也有一些不法店家、商贩为了牟取暴利,出售假冒伪劣商品。
前不久,家住湖北省鄂州市城区的一陈姓女士在某商店买了一盒糕点,吃着吃着,突然看见糕点里一只小虫子正探头往外钻,再细看,方才发现透明塑料包装纸上还有虫子的絮状窝。于是,陈女士到商店找到卖糕点的女店主理论,谁知这位女店主竟荒唐地说:“你家里的米还生虫呢,吃了不也没事吗!再说这虫子还含有高蛋白。”陈女士真是哭笑不得。
走进一些农村杂货店,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发硬、变霉的面包、蛋糕和没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乳酸产品、饮料。还有不知名的口香糖包装粗糙,捏起来特别软,嚼在嘴里,有发腻的甜味怪味。甜果冻有的则是出奇的鲜艳,有的则是特别的厚重、混沌。这些食品一律都是蒙着一层灰尘,连孩子拿来就吹的气球上也沾满灰尘。据家住鄂州市城区西郊钮墩村四组朋友介绍,前不久,他的小孙子在一家杂货店买了几包糖果,食后上吐下泻,连打几天吊针方才止住。当该朋友来店问及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有关常识性问题时,店主倒说奇怪。
据了解,由于小店、摊贩出售的多为价格低廉的小商品,顾客花一两元钱买了小件食品后,即使发现是假冒伪劣商品,一般都不向“12315”或“12365”投诉。因为相关职管部门常常把注意力盯住大型购物中心、超市中的商品,无暇顾及这些“小假”,致使现在愈来愈多的小店、摊贩成为打假中的“死角”。一些小商店柜台出售的油盐酱醋、烟酒糖茶等假货劣货应有尽有,有的还贴上了“防伪标志”,让消费者难辨真假,即使再小心,也难免上当受骗。
一些学校门口无证摊贩贩卖的“三无”(无商标、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小食品,多半是食品与玩具合一,外表看光怪新奇,少则三五角,多则1元左右,吸引小学生们争相购买。其实,这些小食品既不卫生,质量也没有保证。有的食品中夹带的一些塑料玩具既污染食品,又不安全,隐患很大。据悉,由于玩小食品袋中的塑料玩具,一个学生的眼睛差点被戳瞎。“别再让假冒伪劣食品坑害学生了。”一位小学老师愤慨地说。
诚然,打假的主力与重点应放在购物中心和超市的“大假”上,但千万不能因此让小店、摊贩的“小假”放任自流,打假应不分大小对象,“大假”、“小假”一样为害百姓。何况“小假”所涉及的是人数众多的低层广大消费者。此外,若任其不断发展下去,“小假”也会变成“大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