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长春市计划生育协会对长春市3000名16岁-55岁的男性进行了健康状况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其中2580名男性存在酒精肝、脂肪肝等因饮食不合理引起的疾病,占被调查人数的86%。长春市的调查结果在全国范围虽属“个案”,但事实上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正逐渐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大敌”。
“垃圾食品”的诱惑让很多人难以抗拒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十大“垃圾食品”: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肉类食品(肉松、香肠等)、饼干类食品(不包括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类食品(方便面、膨化食品等)、罐头类食品、话梅蜜饯果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
所谓“垃圾食品”,一方面指除热量外无其他营养成分的食物,另一方面指提供超过人体需求并造成多余成分的食品。在我国“垃圾食品”的消费群非常庞大:青少年是汉堡、薯片、炸鸡等外来“垃圾食品”的主要消费群,中老年人则是油条、咸菜等传统“垃圾食品”的主要消费群。
山西风味小吃“羊杂割”是寒冷季节驱寒暖胃的美食,但其所含有的大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却很容易诱发、加重脂肪肝等疾病。如今天气渐冷,太原市各大街小巷的“羊杂割”店前开始排起长队。太原市民曲瑞就是其中的“常客”,不到30岁的他已经患脂肪肝好几年了。尽管医生多次提醒脂肪肝和长期大量食用“羊杂割”有关,但他还是管不住自己, 觉得“吃上一碗,一整天都浑身舒畅,隔段时间不吃的话就感到不自在”。
太原师范学院学生王蓉是“洋快餐”的忠实顾客。她表示:“在美食的诱惑下,女孩们的理性总是很少有战胜感性的时候。”
健康理念为何在食欲面前“形同虚设”?
山西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张兵表示,尽管现在一部分人已经有意识地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但大部分人还是偏爱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品,主要是低脂食品相对淡而无味一些,而“垃圾食品”味道、口感俱佳,能对人的味觉产生刺激,甚至使人上瘾,如今很多人对“麻辣烫”偏爱也正是这个原因。另外,有些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了香料、色素、调味剂等人工添加剂,使其外观和香味都会对人的食欲产生很大的诱惑,令人难以抗拒。
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所主任医师杨斌说:“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是定量的,如果摄入的营养超过了人体正常的需求,就会给身体带来负担,造成营养堆积,并带来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疾病。”他指出,我国居民现在普遍存在饮食中对钙、锌、维生素等的摄取不足,主要是膳食不平衡造成的。
“口舌之欲”应以健康为基础
事实上,“垃圾食品”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公敌”,许多国家都已采取措施来维护其主要消费人群——青少年的健康。今年11月3日,拉脱维亚政府正式颁布了禁止在公立学校销售“垃圾食品”的法令,以改善儿童饮食结构、提高身体水平。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副教授刘亚娟表示,“口舌之欲”是人的天性,但是人们一定要以健康为基础,不要贪图一时的口感而破坏自己的健康。饮食,顾名思义分为“饮”和“食”。她建议,在“饮”方面,人们平时应当多喝白开水、豆浆、绿茶,适量饮用果汁,少喝碳酸饮料、咖啡;在“食”方面,人们应该尽量避免或少吃油炸类、烧烤类的食品,注意荤素搭配、均衡营养,在生活中多吃一些水果、蔬菜、谷类、蛋类等食品。
刘亚娟强调,人们生活中应多关注一些健康饮食类的科普知识。只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这些知识,对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还是很有好处的。另外,她也希望有关部门出台一些政策,让“垃圾食品”早日远离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