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的糖市是一个特殊的糖市,糖价在前期国储不断地投放市场的情况下屡创年内新低,直到国家发布公告宣布8月份的国储糖暂缓拍卖,积累已久的观望情绪短期内有所减弱,随之而来的是产区大量走糖,销售量迅速好转。据悉,广西在8月国储取消后创出了日销糖8万吨的好成绩。不过与往年特征鲜明的“七死八活九回头”有所不同的是,销量的激增并没有促使价格快速向上反弹,而是围绕3900元一线上下10-20元内小幅波动。
同时市场也进入了一种在国家调控政策高度敏感临界情况下买卖双方力量的短暂平衡。这种高度敏感表现为对多种多样不同版本的国家调控政策之传言的盲目追捧,先是各方呼吁9月份国储停拍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又有传言说9月份的拍卖继续进行,竞拍底价调整到3500元/吨,同时还有传拍卖数量有所减少,或单次拍卖数量增加…… 这些不胫而走的传言也使得盘面的价格跟随其很不稳定地、又在一定多空力量平衡的区域内上下进行波动。这一点在众多批发市场中以对消息*为敏感的昆糖盘面上表现的*为明显。不过
在市场吃了这颗定心丸之后价格迅速从3880的低位反弹到3910,销量也有起色。周末的销售表现尚可。这一点充分证明了国内食糖的政策市特点。现在看来国家已经表态,3800的底价暂时不会打破,也就是说至少下次拍卖成交均价还会在3800以上。那么理论上讲到9月拍卖时,产区的销售价格应该能维持3800以上或附近。现实情况如何呢?
政策只是暂时稳定军心
8月份中上旬的销售情况比较理想,截止到8月17日广西已经销糖逾30万吨,预计8月份全国食糖销售可望达到80万吨。如果此目标得以实现意味着九、十两个月全国剩余工业库存为82万吨。加上原计划中的至少9.2万吨的白糖投放量也就是有90余万吨白糖尚需在九十两个月消化,压力之重可想而知。不过这些压力的表现形式将会大有不同。
明显的例子是,上周在流言四起的情况下尽管盘面价格不断创出新低,但传统现货市场上实际销售价格却始终没有有效突破3880的前期的底价支撑,尽管业界都十分清晰后市的库存压力,但是由于下次国储拍卖的价格仍然是3800的底价,加之市场一直在观望中期冀国家和地方政府后市的相关政策会给价格一定的支撑,比如收储、甘蔗收购联动价格的制定等等。所以产区的食糖销售价格一直稳定在3900附近震荡,另外从心理上看,很多人还是不愿意接受糖价从去年3600一口气冲到5500之后又将回到“原点”的现实,这也是价格坚挺的原因之一。
但这一切都是暂时现象,如果后市没有相关的政府扶植和政策利好,糖价很可能在库存压力下,在徘徊企盼已久后发现没有希望而一泻千里,甚至大大低于本榨季初的*低价。
农民伯伯的钱袋子再次干瘪?
在中长期对市场的预期一致看空的情况下,许多人开始为广大的蔗农叫屈喊冤,如果新旧榨季过渡之时,甘蔗大举收购之季,糖价下跌过深的话,无疑甘蔗收购价会跟着“水退船低”,直接受害者就是广大蔗农了,这并不符合国家的扶植“三农”政策。正是如此很多人有抱着对“国家保护蔗农利益”的想法加入了多头的行列。不过在贵阳会议上国家发改委马占平副司长已经明确表示:“我认为国内的糖价*好不要超过4000元,3500左右比较理想,蔗价也不要超过250,可能蔗农会不满意,但泰国、巴西等国的蔗价都比我们低得多。如果总在高水平上,我们的成本就没有竞争力,难免会受国外冲击。”可见虽然蔗农的利益要保护,但不能当成温室里的花儿一样保护,国家也不希望蔗价太高,从而失去竞争力,导致国内食糖市场对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更敏感。
稳定糖市计将安出?
现在看来避免新旧榨季糖价的硬着陆,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收储,认为只有国家积*组织收储才能够稳定住榨季末的剧烈波动。这一点似乎路人皆知,但关键是国家收储多大量才能换来“软着陆”,而国家的收储能力又有多少?
上榨季末期国家储备糖尚存放原糖110万吨,加上今年陆续到岸40万吨古巴原糖,总计为150万吨,本榨季初由于缺口动力下糖价随外盘高企,致使元月5日起先后九次投放国储糖达81万吨之多(成品糖,合原糖88万吨,则目前应在库原糖150-88=62万吨。其中30万吨已经加工为成品糖,如果9月份投放10万吨国储糖则国储剩余库存应该约为50万吨。加上目前正在建设的青岛6.2万吨容量食糖仓库来算全国库容不足170万吨。预计未来两个榨季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全国面临着糖料丰收的大环境,放储的可能性不大,这两个榨季又将有80万吨的古巴糖入库,所剩余库存容量为170-80-50=40万吨。换言之,国家充其量收储也达不到40万吨。
而下个榨季食糖的供需是否过剩呢?如果是的话又将过剩多少呢?据贵阳会议上的预计下个榨季食糖产量可能会达到1080-1100万吨。加上约为30万吨的商业进口,以及本榨季结存的30-40万吨工业库存(假设九月份投放10万吨国储糖,九、十两个月消费食糖50-60万吨,食糖总供给量为1140-1170万吨之间。假设按照5%的自然增长率计算的话,下榨季食糖消费约为1100万吨;如果下个榨季食糖价格一直维持3500以下的低位,受到低价刺激不排除消费量大幅反弹,夺回本榨季玉米淀粉糖抢占的食糖市场份额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下个榨季供需过剩约为40-70万吨左右。
如果国家收储量达到40万吨,而且收储价格能够让糖价稳定在3500附近,到纯销售期维持在3500以上(消费量自然增长,没有报复性大幅反弹,则糖市在新旧榨季衔接之际很可能以稳步小幅下跌的形式平稳过渡。如果国家收储数量不足40万吨,收储价格较低,不足以维持市场3500附近的价格,则糖价很可能还将在榨季交替时有一次深幅下跌。而在下跌企稳之后如果能够有效刺激消费量,下个榨季后期的糖价还可能反弹到比较高的位置。
至于会议上所说尽量积*组织走出去的策略,引导食糖出口,其可行性要看国际市场的糖价走势了。
国际市场风云变幻
从历史上看国际市场糖价每一次冲高之后都会面临着一个长期的逐步下跌的过程,*终会稳定在6-12美分之间波动。而根据当前的进口税收和政策,国际原糖价位在12.5美分时对应的国内食糖完税到岸价为4000元/吨,如果国际原糖未来半年内回落到10-12美分整理,则国内对应的完税到岸价约为3300到3900。即使按照国际原糖价格能够停留在12美分附近整理的话,则销区到岸价对应的3900也意味着产区的价格应该在3700以下。从出口的角度讲,如果国内产区糖价没有深幅回落到3500以下,出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归根结底国内的食糖走势还要看国内自身的供需状况变化,组织有效的大量的出口来缓解库存压力有一定的困难,除非国际上如战争或其他重大自然灾害之类的突发性因素,而影响到世界范围内的供给量或者远洋运输,使糖价再次飙升到高位,为国内的食糖出口提供价格空间。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新旧榨季交替,糖价*可能的两种走势就是:1、在国家宏观调控方面利好因素不足,地方政府保护也没有预期的力度和强度的情况下糖价深幅回落,并相当长时间维持在3500以下,以激发新榨季潜在消费需求,避免下个榨季新糖产生大量剩余。2、国家收储的价格和数量都对市场比较有利,地方政府的甘蔗收购联动价也对维持3500以上价格产生强有力的支撑。这种情况下糖价在榨季交替过程中可能实现缓慢回落的“软着陆”。不过这样如果不能够激发大量的潜在消费量的话,对于下个榨季后期的食糖销售形势仍然将产生较大的压力。但无论选择哪种走势,都可以看出3900的价位,或者说3800的“底”应该不是下半年糖价走势的“底”,糖价下探3500甚至更低的价格还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希望业界朋友能够把握住机会,在暂时有利的情况下尽量减轻自身的库存压力,为后市争取更大的空间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