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了“**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省的凉茶榜上有名。21家凉茶企业入选,其拥有的18个品牌54个秘方及术语,将受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公约》及我国有关法律的永久性保护。
早在去年7月,凉茶已成为广东省**个“食品文化遗产”,成为国内对食品配方及术语进行文化遗产认定的首例。然而,据报道,除入选凉茶外,其他的配方可能无法再称“凉茶”,而只能叫“植物饮料”。
据了解,目前江门市区有近200多家具备经营许可资格的凉茶铺,可谓“茶铺多过米铺”。这其中,除了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黄振龙、王老吉、邓老凉茶等品牌外,大部分都是自个儿煲茶售卖的传统单体凉茶铺。如果不能称为“凉茶”,这100多家凉茶铺将何去何从?
“凉茶铺”不叫凉茶,叫什么?
“不叫凉茶,我们叫什么?”听说自己出售了多年的凉茶有可能不能再称之为“凉茶”,白沙市场附近一家经营散装凉茶的药房的经营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对于这个疑问,广东省食品协会执行会长张俊修在接受采访时的回答是:“植物饮料”。
在这家中药房的门口,记者看到,一张大台子上摆满了十多个大水壶,台子前的牌子上清楚地标注出各种茶名和功效。“广东人叫‘凉茶’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改叫‘植物饮料’,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卖的是什么东西。”该药房的一名店员表示。
在胜利路经营健生堂凉茶铺的胡女士告诉记者,健生堂凉茶已经顺利入选我国“**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宣传横幅和广告牌将很快在各分店挂出。“能够入选的凉茶企业都是生产、销售凉茶比较规范的企业,评选有助于树立行业内的凉茶品牌,让更多的客人知道并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凉茶。”胡女士说到。
市民:“凉茶”是传统名字,不应限定
“因为天时潮热,每天经过凉茶店都习惯喝一杯凉茶,每个星期还会喝一瓶功效较强的斑痧茶或‘廿四味’去去火。”和大多数江门市民一样,黄先生也是凉茶铺的老主顾。黄先生认为,国家此次将凉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在于规范整个凉茶行业,同时也为消费者树立起行业内值得信赖的凉茶品牌,但是他对限制“凉茶”这一词汇的使用持反对意见。
“‘凉茶’是一个统称,并不特指哪几个品牌或哪几种配方。是广东人叫了上百年的名字,就像‘春节’一样,如果改称其他名字,大家都不习惯。”黄先生告诉记者,目前江门市面上的凉茶,除了黄振龙等知名品牌的连锁经营和私营药房自煲自售外,还有沿街流动凉茶摊。“要让消费者喝上‘放心凉茶’,关键在于对市面上所有的凉茶铺的配方、卫生等进行严格的监管,特别是大桥北、五邑城等附近流动售卖的凉茶,这比限定‘凉茶’这一称谓更重要。”
在采访中,也有市民表示,江门绝大部分单体凉茶铺不会因为没有入选就退出市场,而自己也不会因此而改变在某些传统凉茶铺购买散装凉茶的习惯。“传统的大药房和一些流动凉茶摊生意好靠的就是长期的信誉和口碑,喝惯以后觉得有疗效就会继续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