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
造假地域多选择在农村、城乡结合部。
农村、城乡结合部由于管理、执法、监督相对较弱,隐蔽性强,加之交通方便,距市场较近,大量的造假者集中于城乡结合部进行造假活动。如:某市郊的“注水鸡肉”村,2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在早上4点钟左右开始加工注水鸡,5点多运到市内批发市场进行销售。
制假手段
1、利用化学原料。
造假者往往利用有害健康的化学原料的各种特性,改变劣质食品的颜色、形状、味道、作用,到达以假乱真的目的。那些颜色黄黄的,味道香香的熟肉制品往往引人食欲,岂不知有的竟用变质的原料经过化学消毒制作而成的。一次,执法人员根据举报摸到了郊区一户人家,烟囱深夜还冒着烟。走进家里一看地上一堆死鸡,有的鸡屁股都发霉了。一锅消毒液和一锅香料调成的汤,就成了一条“童子鸡”流水生产线。经审问这一业主每天骑摩托车在各村的养鸡场转,专门收购病鸡、死鸡(价格便宜回来加工。其他,如非常白的开心果、银耳、牛百叶,都是利用高,留化学试剂熏蒸、漂白的结果。
2、傍大款,穿马甲。
其一,冒充国内**。名目繁多的龙口粉丝、德州扒鸡、杏仁露、92干红等等充斥市场,傍**,沾原产地的光,屡见不鲜。其二,仿国外品牌。美国开心果,到处都是。不仅国内企业企业深谙此道,还有甚者,执法人员在江南某市查获西班牙两兄弟用20元500克的红酒酒基,生产了XO、人头马、拿破伦等157个国外品牌的红酒,冒充进口,故弄玄虚,成本仅十几元卖到一百到几百元。其 三,低档冒充高档。如用习水大曲装进茅台酒瓶,仅批发价格就从20多元一下蹦到了200 多元。又如南方某啤酒厂用8度麦芽含量的啤酒冒充11度,专门销往农村市场,把农民兄弟当成了“消废者”。
3、败絮其中。
食品原料直接关系食品成本,造假者在这方面动的脑筋*多 。
其一,过期食品。
过期食品到跑哪里去了? 善良的人们往往想当然会认为过期食品会销毁。其实有一部分造假的不法之徒专门对过期食品进行重新加工,或采取更换标识的手段,实现对过期食品的“变废为宝”。如:有的香肠生产商,把过期的香肠脱去衣服重新加工,伤天害理。有的超市把发干 的面包喷水后包上新薄膜继续销售;又如腐乳和臭豆腐过期以后,有些造假者以低价买去,重新换上包装送到商店出售。据介绍,这类过期的腌制品长时期存放易生成致癌物质。
其二,回收利用。
水煮鱼使用回收油是公开的秘密,收购泔水油、地沟油提炼食用油已时有发生。“回收油”对身体表现出来的损害主要是慢性的,如降低肠胃功能、伤害肝脏、促进衰老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等。由于烹调时温度较高,繁殖起来的细菌会被杀灭,所以不容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让大家在短期内看不到它的危害。而泔水油则是毒油,吃上就不得了,什么病都可能有。
其三,反复使用。
如不少早点摊炸油条的油反复使用,颜色都变黑了,致癌物剧升,还在继续使用。还有的使用从麦党劳、肯德基淘汰的油,炸制食品。
其四,非本食品原料。
随着执法打假力度的加大,造假者侦察防犯的能力不断增强,采用科技手段,提高技术含量来制假,用非本产品原料,来生产产品。如用水解蛋白制造鲜奶,用造绿色油漆的原料把存放时间长的变黄茶叶,调成碧螺春绿茶等。这些工艺是有相当的科技含量才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