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网-南国早报讯(记者王光家 实习生李威霖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面粉5类食品实行“QS”标志认证制度已一年多,有关部门要求在2004年底基本消灭无“QS”标志5类食品生产销售。而记者近日采访发现,无“QS”标志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卷土重来,在南宁市场上销售。
8月7日,南宁市江南区某农贸市场一家店铺里,记者打听到该店酱油每公斤价格分别为3元、1.4元和1元。记者佯称要批发1元/公斤的酱油,该店的营业员表示还可以降价到0.8元/公斤,且送货上门。记者打开酱油桶用手沾上一点品尝,发现这0.8元/公斤的酱油很咸,没有什么香味且有很浓的塑料桶气味,用勺子搅动还可以明显看见一些小杂物。记者仔细观察,该酱油没有任何包装、厂名厂址及“QS”标志等标识。据了解,该市场经营这种“酱油”的店铺还有4家。
8月8日上午,记者还走访了南宁市青秀区某农贸市场及西乡塘区某批发市场,发现经营食用油的店铺也大都仍在销售用矿泉水瓶及饮料瓶盛装的无“QS”标志散装食用油。记者发现,这些矿泉水瓶、饮料瓶的瓶盖明显有一些黑色小点。
类似情况大米则更为突出。在南宁市西乡塘区某批发市场,记者看到,在该市场近100家大米批发店中,有46家店铺里待售的大米没有“QS”标志,甚至没有产地和大米名称,其中17家米店销售的大米全部没有“QS”标志。
部门回应
记者从南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了解到,依照国家规定,今年1月1日起流通领域划归工商部门后,他们就不管食品的流通领域了。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管辖的5类食品企业一般不会出现生产无“QS”标志的食品,目前一些市场出现无“QS”标志食品的原因,通常是一些商家为迎合低端市场而作出的“反应”,扰乱了市场秩序。
绿色食品的标志要经严格审批程序才能获得,因此备受消费者的青睐。按规定,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期为3年,期满后须重新申报认证方可继续使用。8月8日和9日,记者走访邕城市区内的部分商场、超市后发现,一些绿色食品的标志在超期“服役”。对此,广西绿色食品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对消费者的误导,过期绿标食品不能售卖。
商场 过期绿标食品赫然柜上
根据《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绿色标志使用权自批准之日起三年有效。绿标编号由LB、产品类别和认证代码三部分组成,如“LB-23-9901365841”,其中“99”即代表1999年获得认证。
8日晚9时许,在朝阳路某购物广场,记者拿着一包标有LB-23-010105XXXX的白砂糖,问在场的一位销售员:“这个编号是什么意思?”该销售员看了看说:“绿色食品标志啊。”但当记者问及这个标志的使用年限时,该服务员摇摇头表示不清楚。随后,记者又采访了其他几位服务员,他们均不知道编号上的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根据以上的代码可以看出,货柜上卖的白砂糖的绿色标志应是2001年获得的认证,早在2004年就到期了。此外,记者看到超市其他一些有标“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如味精、茶油、奶粉等,从其编号来看生效期不是2001年1月就是2002年1月。
市民 不知绿标有期限
9日上午,在北湖路某商场,见一位女士正在挑选包装桶上编号为LB-19-010105XXXX的茶油,记者上前询问她绿标的编号是否有期限时,她听后很不解。当记者告诉她,绿色食品标志有使用年限,该绿色食品标志已经过期后,她感到十分惊讶:“过期了还卖,这不欺骗消费者吗?”随后,她把那桶茶油又放回了货架。
采访中,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在超市、商场选购商品的顾客。大多数顾客表示在购物时,只看是否有绿色食品标志以及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却从不关心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有效期。
部门回应
过期绿标食品不能售卖
广西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覃绍军表示,标有过期的绿色标志食品是不能售卖的。按《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绿色食品标志有效使用权自批准之日起3年有效,到期后在6个月的缓冲期内仍能销售。到期后如果继续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须在有效期满前90天内重新申报,未重新申报的,视为自动放弃其使用权。
目前之所以有部分绿标超期使用,主要是因为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特别是对绿标缺乏了解,于是部分生产、销售企业便趁机打擦边球。广西绿色食品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将不定期配合工商管理部门,对市场上的绿色食品进行严格调查,让广大市民吃得安心。(记者徐庆成 实习生华华
餐饮店配料卫生盼整治
食品卫生关系到市民的健康。餐饮店在有了“放心肉”、消毒碗、一次性筷子后,食品配料卫生有没有得到保证呢?近日,笔者暗访了南宁市部分餐饮店以及配料批发市场,发现配料的卫生问题存在不少隐患。
直击 餐饮店配料卫生不容乐观
8月7日上午,笔者在南宁市和平商场旁的一些快餐店和米粉店看到,几位顾客边吃边用自己的筷子伸到酸辣椒瓶里取辣椒,而在旁边收钱的老板却视而不见。笔者问店老板,为何不制止取料随意的不卫生行为,店老板不以为然地说:“有钱人才讲卫生。要怕不卫生,该去大酒店的**餐厅用餐。”笔者还发现,该店摆放出来的小酱油壶外表沾满黑色油垢,蒜头已经变干,葱花发黄,但顾客仍无所顾忌地食用。
8月7日中午,笔者来到北湖路的一家米粉店,问正在做米粉的老板娘,店里的辣椒酱、蒜米以及葱花等配料一般多长时间更换几次。老板娘毫不掩饰:“一般都是用完才换,如果不用完倒掉,就会很浪费。”在地洞口市场、中华路、淡村路以及明秀路一带夜宵摊点,笔者都发现在辣椒酱等配料上卫生问题不容乐观。
调查 配料批发市场良莠不齐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不少快餐店或米粉店的辣椒酱、酱油等大多是从江南区某农贸市场购买的。8月8日上午,笔者来到该农贸市场一家批发部,从店主口中得知,大部分餐饮店在选购酱油等调料时,一般购买比较便宜的,酱油价格都在0.8元/公斤至1.4元/公斤之间。
从该农贸市场的一些副食品调料批发部,笔者发现没有品牌的调料琳琅满目,其品质、卫生状况和安全性都无法得到保证。而这些调配料大都销售给了餐饮店后,*终摆上了消费者的餐桌。
商家对话 配料卫生能否做得更好
由于餐饮商家的不重视和市民的不太在意,配料卫生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笔者问起一些店老板,为何不把配料统一安置和规范管理?一位黄老板说由于人手有限,加上资金和摊位太小等条件限制而不允许;有的店主甚至表示已经营多年,但从来没有想到过配料卫生的管理。
那么,配料的卫生能否做得更好呢?笔者走访了南宁市卫生条件较好的几家餐饮连锁店。南宁市粉之都的周经理说,为了做好配料的卫生工作,该店在配料的源头上,统一采购有正规的、经检验合格的厂家的原料;在配料加工方面,严格按照卫生的标准进行加工;加工后就用食品袋密封好送到分店去。
部门回应 全靠商家自觉
南宁市食品卫生监督所的一位负责人说,除对食品配料生产、加工等有硬性规定以外,像餐饮店的食品配料卫生国家没有硬性规定,只属于餐饮商家内部的管理,食品配料卫生靠商家的自觉。